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篇
航空   39篇
航天技术   135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0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每期十星     
《太空探索》1996,(2):30-33
“双子星座”宇宙飞船 “双子星座”宇宙飞船是双子星座载人飞行计划中使用的飞船,该计划是美国第一个载人飞行“水星”计划与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之间的一个过渡计划,主要目的是发展轨道机动、交会和对接技术,训练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的能力,为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作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72.
武器出口在某些国家一直是赚取外汇,确保国民就业,以及扩大其国际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这充分说明军工企业和武器出口。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此外,武器外销也对降低本国军需产品成本和军费收入具有重大意义。80年代美国与苏联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军火供应国家,两国军火出口均曾一度各领风骚。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俄军火外销一落千丈,1991年甚至趺到仅仃亿美元而已,不仅难望美国之项背,甚至无法与英,法,以色列相比,此时俄罗斯军工企业风雨飘摇几乎难以为生。普京上台后励精图治,加强武器军火外销,俄军工企业开始渐具起色,2003年更突破50亿美元大关,俄制武器之卷土重来,已引起国际军火业者之侧目,其绩效根据俄罗斯相关报道综台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73.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潜艇的国家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潜艇的设计、研制和建造工作。二战前,苏联自行建造了184艘潜艇,而当时的德国和美国则各拥有57艘和95艘。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是1936年建造的K级远洋潜艇,水面排水量1390吨,水下排水量2600吨,水面航速18节,水下为10节,装有10个鱼雷发射管、2门100毫米火炮和2门45毫米火炮。  相似文献   
74.
75.
在早期进行远程对地攻击时,飞航导弹一直被视为是弹道导弹的伙伴。纳粹德国在1944年使用V-2弹道导弹攻击英国伦敦前就大量使用V-1飞航导弹进行早期攻击。二战结束后,美国及苏联也开始积极发展飞航导弹,其型号包括近程战术飞航导弹及远程战术飞航导弹。近程的有苏联的FKR-1“陨石”导弹及美国的TM-76“马斯”导弹,  相似文献   
76.
77.
三十多年前,苏联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自那以后,苏联在研究和发展航天技术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系统地全面介绍了苏联的航天技术发展过程、航天活动成就、管理体制、经费与经济效益及航天活动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78.
本文是欧洲火箭专家Rolf Engel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三篇。苏联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发展SS-19导弹系统,该导弹是苏联的一种很有效的武器系统。本文叙述了SS-19导弹系统的研制背景,详细介绍了该导弹系统的发动机和弹头母舱技术,并提供了SS-19导弹系统的各种技术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79.
陈芳允 《航天》2010,(4):22-23
我是搞电子的,对卫星发的无线电信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苏联放卫星后,我和张志诚,还有研究室的其他几位同志,合计着能否收到苏联卫星上的无线电信号。我们开设了一个小小的课题(并非上面下达的任务).  相似文献   
80.
量后的底线 随着苏联的解体,往日称雄一时的苏联军事力量也在沉默中成为世人眼中的一个谜团,俄罗斯作为苏联军队的主要继承者,受困于经济原因,已无力重振当年的雄风。其武装力量的规模一减再减,特别是在新型武器的采购预算上更是捉襟见肘,很多重型装备因缺乏资金而被迫废弃。随着北约东扩和美国逐步对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不断进行渗透和拉拢,西方从地缘政治上更对俄罗斯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