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62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91.
通过对国外倾转旋翼机的发展历程及具有代表性的V-22"鱼鹰"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倾转旋翼类飞机的设计特点及技术难点,并对倾转旋翼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国内此类飞机的研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2.
本文基于刚性桨叶、刚体短舱及弹性机翼的假设,计入桨叶的变距/挥舞/摆振结构耦合及变距与万向铰的耦合,分别在惯性系下采用牛顿法和有限元法建立了旋翼和机翼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桨毂与短舱/机翼系统之间的共有自由度将动力学方程耦合起来,得到了前飞状态下全铰接式倾转旋翼/短舱/机翼耦合系统气弹稳定性分析模型,气动模型采用改进的叶素-动量理论,计入了扰动引起的非定常气动力影响。通过算例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3.
马援  彭健 《国际航空》2010,(5):55-56
今年2月,西科斯基飞机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的技术部门——西科斯基创新部,以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本刊以书面采访方式邀请西科斯基公司发言人保罗·杰克逊(Paul Jackson)介绍了该公司开展创新工作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4.
宇宙在自转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叫做宇称宇宙。这个理论认为,一个物理过程与其镜像是无法区分的,或者说,你在右手坐标中做的物理实验,翻到左手坐标中去做,二者是相同的。 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事情有了变化,两位年轻的学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宣称宇称守恒可被打破。不久,物理学家在做钴60的放射性β衰变实验中,果然看到了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95.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196.
倾转旋翼机飞行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总结和分析了旋翼、机翼、机身、短舱和尾翼气动力模型和操纵机构特点,其中旋翼气动力模型以准定常叶素理论为基础,机翼和尾翼气动力模型以升力线理论为基础,并分析了旋翼尾流对机翼气动力气动干扰问题;建立了全量非线性倾转旋翼机飞行力学模型;以XV-15为样机,对倾转旋翼机在不同飞行模式和飞行速度下飞行力学特性展开了详细研究,得到的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倾转旋翼机飞行力学特性,也可用于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7.
加装格尼襟翼的自转旋翼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钊  韩东  李建波  姬乐强  朱清华 《航空学报》2012,33(10):1791-1799
为了研究格尼襟翼对自转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翼型加装格尼襟翼的二维气动特性计算模型,分析了NACA0012翼型及该翼型加装1%、2%弦长高度格尼襟翼的气动特性,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本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叶素理论建立了自转旋翼动力学模型,采用Pitt-Peters动态入流模型捕捉自转旋翼诱导速度沿桨盘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最后进行了自转旋翼加装不同高度格尼襟翼的气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翼型加装1%弦长高度的格尼襟翼后,在20 m/s到35 m/s的来流速度下,自转旋翼的阻力平均减小可达26%;加装高度为2%弦长的格尼襟翼后,在20 m/s到35 m/s的来流速度下,自转旋翼的阻力平均减小达17%。自转旋翼的气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8.
小型无人倾转旋翼机全模式飞行操纵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倾转旋翼机的飞行数学方程,建立了小型无人倾转旋翼机在直升机,倾转及飞机飞行模式的飞行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出配平工作点处各通道的操纵量和飞行器的飞行姿态,通过各飞行模式的仿真结果确定了该飞行器的全模式飞行策略,飞行试验表明仿真结果符合倾转旋翼机的飞行特性.最后利用特征结构配置算法对小型倾转旋翼机进行解耦控制,并得到良好的解耦效果.  相似文献   
199.
200.
本文研究了由于太阳风作用在太阳表面上的力矩以及太阳风造成的质量损失使太阳自转角速度减速的影响;推出了由于这些原因使自转角速度的相对改变率以及自转角速的长期改变的表达式;最后估计了自转角速减慢的相对改变率值和在一千万年内角速的长期减速值,并绘出了减速曲线。计算表明。质量损失对于相对改变率的影响可以略去,但对于长期减速的影响不应该略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