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86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78篇
航天   5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91.
激波风洞边界层转捩测量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江涛  陈苏宇  常雨  赵磊  张扣立 《航空学报》2019,40(8):122740-122740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对摩阻、传热等有重要影响。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中,迫切希望能精确预测和控制边界层转捩。激波风洞作为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试验的主要地面模拟设备,是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重要设备。但激波风洞原有测量技术适用于工程型号试验,需要依据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特点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升级。依据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过程中的热流、压力、密度等物理参数变化,发展了薄膜热流传感器测热技术、温敏热图测量技术、高频脉动压力测量技术、高清晰度纹影显示技术等适用于激波风洞的边界层转捩测量技术。并针对头部钝度0.05 mm的半锥角7°尖锥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Ø2 m激波风洞(FD-14A)马赫数10、单位雷诺数1.2×107/m的流场条件下开展了边界层转捩试验。采用多种转捩测量技术同时进行测量,获得尖锥模型表面边界层转捩情况、边界层脉动压力频谱特征、边界层内清晰的第2模态波和湍流斑纹影图像,不同测量技术获取的试验结果可相互印证,线性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92.
高速复杂流动结构的视频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定量显示空腔高速复杂流动结构,采用均布的小圆点作为背景纹影(BOS)的背景点,利用视频测量(VM)成熟的小圆点图像定位与匹配技术,克服了现有图像互相关技术对BOS的限制;推导非平行光穿过流场的偏折位移/角计算公式,基于VM的共线方程,准确计算从背景点到相机摄影中心的光束穿过流场产生的偏折位移场和光程差场(OPD)。FL-21风洞的某空腔高速(马赫数为0.6~2.0)复杂流动结构的视频测量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清楚分辨出亚微米量级的光程差差异与微弧度量级的偏折角差异,定量显示空腔高速流动产生的波/涡/剪切层的位置、强弱及其相互关系,为复杂流动结构与气动光学效应的测量与显示提供新的途径,其光路简单、无需价格昂贵的相干光源,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3.
宽带相控阵雷达Stretch处理聚焦波束形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电子战的需要 ,雷达正在向具有多目标探测能力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发展 ,雷达本身除了对目标有检测、跟踪的常规功能外 ,还要求对目标具有成像功能。针对宽带相控阵雷达对目标高分辨率距离成像的Stretch处理方法 ,在利用补偿对所需目标回波宽带散焦的聚焦矩阵的基础上 ,提出了Stretch处理后聚焦波束形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对目标聚焦波束形成 ,改善对目标距离像的处理  相似文献   
294.
激波风洞侧向喷流干扰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飞行器在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侧向喷流干扰效应,在CARDC-φ2m激波风洞上采用"先内流,后外流"的总体技术方案,完成了双锥模型在M6~M10,模拟高度20km~40km,有侧向喷流条件下的测压、测力试验研究,并采用高速流场显示方法进行了流场纹影照相.喷流模拟装置为路德维希管,冷喷流采用氮气,热喷流采用氢氧燃烧的高温气体,喷流有效时间不少于50ms.试验气流为激波风洞产生的高超声速氮气流,有效试验时间为4ms~20ms.试验研究获得了模型攻角在-10°~10°之间,不同的马赫数、高度和侧向喷流状态下的相关试验结果.本文给出了试验数据曲线和流场纹影照片,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95.
针对大厚度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中微缺陷的检测难题,采用多区聚焦检测技术,对粉末高温合金微缺陷试样进行了检测灵敏度、信噪比和C扫描成像试验,并与普通单一探头聚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多区聚焦技术检测灵敏度高,信噪比好,对于厚度75mm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中的微缺陷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96.
李兰  陈其盛  赵文涛 《推进技术》2015,36(10):1504-1508
为深入直观了解RP-3煤油在激波管内的自点火及燃烧过程,利用高分辨率纹影系统和高速摄像机对反射激波后点火燃烧过程进行拍摄,获取了丰富的光学图像。纹影图像显示得益于低压段内高比例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入射及反射激波均无分叉,为正激波结构,点火燃烧后对密度造成较大影响,流场中出现明显褶皱。针对燃烧过程的高速摄影图像显示激波后燃烧区域基本分为两部分,反射激波后小粒径雾化煤油完全燃烧呈现明亮的蓝色火焰,由于氧气的大量消耗随后将造成煤油液滴间的燃烧出现竞争关系,无法充分燃烧,出现分散的黄色火焰区,后期部分液滴由于贫氧及温度下降造成燃烧不充分而析出碳粒。  相似文献   
297.
本文以某公司经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非调质D级抽油杆用钢30Mn2SiV为对象,利用超声波水浸线聚焦检测技术,借助频谱分析方法,采用计算相位谱的偏离程度获得相速度值的方法,以相速度为无损表征参量,研究了具有不同珠光体含量和形态的粒状珠光体 片状珠光体 铁素体、片状珠光体 铁素体以及上贝氏体 片状珠光体 铁素体三类样品复杂组织状态与相对相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相对相速度能够对上述三类复杂组织进行无损识别。  相似文献   
298.
PET/CT图像的呼吸运动伪影严重影响胸腹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现有的伪影校正方法大都涉及呼吸门控设备和四维CT的使用,不仅给测试带来不便,还让患者遭受大剂量的CT照射从而对其造成额外伤害。为此,采用正弦振动来模拟呼吸运动,通过对仿真和体模图像倒谱的Radon变换来估算呼吸运动的幅度和方向,然后分别采用维纳滤波、约束最小二乘法和Richardson—Lucy迭代算法,根据估计的运动参数对伪影图像进行反卷积并比较它们的去伪影结果。仿真与体模实验结果均显示出模拟呼吸运动参数估计和伪影校正的良好结果.且方法安全、简便而经济,有望用于常规采集的静态PET图像呼吸伪影校正。  相似文献   
299.
多阵元液体压力激波发生器设计与声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多阵元液体压力激波发生器,它由多个压电陶瓷换能器组成,每个换能器经激励产生脉冲超声波,通过球形几何聚焦后。在聚焦区域形成高能、瞬时压力激波。文中用阻抗分析仪和高频扫描激光测振系统对单元换能器进行了基本性能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单元换能器的声场、激波发生器的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该激波发生器具有聚焦效果好、能量可控及结构简单等优点,可用于复合材料打孔及金属表面强化等场合。  相似文献   
300.
斜向环形激波聚焦诱导直接起爆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包醒东  李志强  妥欢  董鹤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1):2455-2461
基于大涡模拟(LES)数值方法,利用基元反应模型对斜向环形激波聚焦诱爆氢气-空气可燃混合气直接起爆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气马赫数为2.5的条件下,斜向环形激波聚焦产生的高能区可以在可燃气体中实现直接起爆形成爆震波,并且燃料能够高效完全反应;而垂直环形激波则没能诱导出爆震燃烧过程.可见,斜向环形入射比垂直环形入射更加有利于燃料混合气聚焦诱导起爆成爆震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