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1887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125篇
航天   1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介绍了系统体系结构的建模方法,详细分析了系统体系结构的建模过程,针对军用飞机维修保障业务特点,对军用飞机维修保障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建模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维修保障信息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近年来,国外先进的军机型号的维修方案设计已经提出了MFOP理念。本文通过对MFOP概念和模型的理解与分析,提出了国内军机MFOP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国内开展军机型号MFOP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多款典型军用大型运输机及其配备的发动机概况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军用大型运输机发动机维修保障的3个重要特点及发展趋势:维修模式将加快向视情维修转变,发动机健康监测与管理系统成为维修保障不可或缺的基础,基层级维修保障地位作用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44.
从AD/ED因素发生可能性和造成损伤程度可能性两个方面考虑,采用专家评分法对AD/ED因素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进行评级,得到各因素造成损伤程度的相对可能性系数集合,结合传统方法,从而得到L/HIRF防护维修间隔。以直升机燃油系统中的燃油油量测量传感器为例,验证了专家评分法在确定维修间隔中的可行性,同时降低了外场维修频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基于机载中央维护系统(CMS),提出了飞机维修信息管理系统(AMIMS),以进一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降低维修和运行成本;并详细讨论了AMIMS的组成、功能、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6.
定位明确 在成立之初,上海科技宇航有限公司(STARCO)就定位为东航的机体维修基地.据STARCO副总经理徐春增介绍,尽管东航在此前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空客飞机机体大修经验,但是,按照原有的运营模式和业务发展,很难快速拓展第三方市场.为了进一步提升飞机机体大修能力,谋求第三方维修市场份额,创造新的业务和经济增长点,东航和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按照51%和49%的股份比例,合资成立了上海科技宇航有限公司.这样,STARCO不但拥有了拓展市场的业务能力基础,也引进了新科宇航的管理模式,并可以成为新科宇航全球维修网络的一员,坐拥东航技术设备、业务需求和新科宇航国际声誉,将有助于STARCO开拓国内和国际的第三方维修市场.  相似文献   
147.
新的 F-16雷达天线项目通过精益管理,缩短了车间流程并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8.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维修中构型控制,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构型控制描述模型,通过变迁序列的激发求得改型后可能的零件集合,作为后续的约束满足条件,并提出一种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发动机构型多方案求解方式.  相似文献   
149.
将层次分析法用于维修能力的综合评价,并给出实例;在AHP 方法基础上,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细化评价指标,提高 AHP 使用灵活性,进一步减小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评估决策的客观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0.
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通信装备朝着网络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在分析现有通信装备维修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网络化测试技术的意义,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两种软件设计方法;然后对现有通信装备的网络化改造提出了通过连接PC机间接接入,通过接口转换模块接入,现场智能设备嵌入TCP/IP协议三种方式,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