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MMS观测数据,对磁层顶通量绳内离子惯性尺度(di)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许多不同尺度(约1di至数十di)的通量绳内都存在具有di尺度的电流 j m,其方向在磁层顶局地坐标系的-M方向,即与磁层顶查普曼-费拉罗电流同向,由电子在+M方向的运动( v em)携带.这些电流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磁鞘与磁层成分混合,磁场为开放形态;离子去磁化,电子与磁场冻结;N方向(即垂直于磁层顶电流片方向)的电场 E n显著增大,幅度达到约20mV·m-1,并伴有明显的尖峰状起伏,该增强和尖峰状起伏的电场对应于霍尔电场.分析表明,电流、电子与离子运动的偏离以及霍尔电场之间遵从广义欧姆定律,三者密切关联.进一步对磁层顶磁重联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很多重联区内也存在与通量绳内相似的结构,其尺度约为di量级,其中霍尔电场 E N、电流 j M和电子速度 v eM均与通量绳内对应物理量的方向相同且幅度相近.基于上述观测事实,采用经典FTE通量绳模型,对通量绳内电流、电子运动和霍尔电场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来源于磁层顶无碰撞磁重联区内的相应结构,并且后者在离子尺度通量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周合  张帆  黄攀峰 《宇航学报》2020,41(4):410-418
以三角构型的空间绳系编队系统为对象开展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和稳定展开控制研究。首先,针对以往编队动力学建模的精度问题,采用Lagrange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时充分考虑了系绳的弹性,可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同时保留系统的弹性特性。其次,根据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编队自旋稳定时自转角速度的范围,为之后的稳定展开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受制于执行机构精度和控制输入的限制,空间绳系编队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欠驱动系统,采用分层滑模实现编队的稳定展开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44.
在1米低速风洞中,对半展长直机翼翼尖周围空间流场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分析了翼尖帆片的增升减阻机理。根据理论计算并结合试验结果设计的翼尖帆片,经大低速风洞全机模型试验证明:翼尖装三个帆片可使全机诱导阻力因子减小21.49%。这可供帆片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5.
文章对国外相关实验及计算工作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高空侧向风容易引起开伞过程的"绳帆"现象,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总结了消除此现象的若干种对策.并介绍了国外通过计算机模拟"绳帆"问题在实际飞行中得到的成功应用,建议中国也开展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软件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46.
绳系卫星系统复杂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绳系卫星系统提出一种仿真度更高的动力学模型,着重研究状态保持阶段的子星的振荡与姿态运动。主星设为质点,与系统质心相合,作圆轨道运动;子星取为三维刚体,系绳采用株式模型。除绳系统动能、引力位能及系绳弹性势能外,还考虑了系绳的结构阻尼,以及由系绳外皮包引起的弯曲力矩与扭转力矩。计算机辅助推导参与模拟计算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47.
电动力绳系具有强非线性且运动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多场耦合,其磁弹性屈曲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基于Kirchhoff方程,利用弹性杆模型建立了电动力绳系动力学方程.研究了空间地磁场环境对电动力绳系的影响,分别对电动力绳系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给出了系统出现分岔的磁场强度临界值.结果表明,随着系统相对角速度的增加,使系统发生分岔的磁场强度临界值逐渐减小.该磁场强度临界值可为电动力绳系电流及其他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1996年2月2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次飞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施放一颗意大利研制的绳系卫星,并用系绳进行发电实验。然而,这项实验未获成功,这是继1992年8月,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50.
文章简要介绍了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W-PE)纤维的性能及其在中国航天器回收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重点介绍了针对这种新型材料产品PE绳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