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11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磁暴期间电离层扰动的GPS台网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给出了一种利用GPS台网观测获取TEC快速变化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东亚一澳大利亚扇区的GPS台网观测数据,分析了2000年7月14—18H大磁暴期间的电离层响应,揭示出电离层暴期间赤道异常峰的压缩和移动等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站点分布不均匀、原始观测数据不足且随时间跳变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这种新的算法仍能保持很好的计算稳定性,并能快速地提取给定时空范围内的三维TEC短时变化的特征,适用于研究电离层暴等情况下引起的TEC扰动.  相似文献   
212.
作者普对横向气流中单个直射喷嘴下游稳定器表现集油问题做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且两者符合的很好^[1,2]。本文利用以前结果,引入Longwell均匀搅拌器反应模型^[3]。考虑了稳定器油膜蒸发,回流区化学反应等因素。对稳定器回流区的气态油气比,燃烧效率和稳定工作范围做了深入的分析,得出来流参数,喷嘴口径,稳定器几何尺寸及位置对上述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3.
运用Ubbelohde式粘度计测定PBO/MSA和PBOT/MSA溶液的粘度,采用稀释外推法对溶液浓度和粘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溶液浓度极低时,出现溶液粘度随浓度降低而增大的反常行为。通过实验研究,排除了粘度计和临界接触浓度的影响导致PBZs聚合物的极稀浓度区异常行为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加入不同浓度外加盐的方法,证明了可用半刚性聚电解质模型合理解释PBZs聚合物溶液极稀浓度区的异常行为。为了避免极稀溶液区出现反常现象,保证PBZs聚合物特性粘数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保证溶液的ηr=1.2~2.0。  相似文献   
214.
高超声速流动壁面催化复合气动加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超声速流动壁面催化特性,计算了不同壁面催化复合系数条件下的球锥驻点热环境。引入了经验证的数值求解Navier Stokes方程的方法,在不同壁温500K~2500K的条件下分别分析了O 2和N 2气体在壁面处的催化复合气动加热特性,得到如下结论:(1) 原子复合放热将提高近壁面温度梯度,改变近壁面组分分布;原子复合放热一部分加热飞行器形成组分扩散热流,一部分加热近壁气体提高近壁温度梯度。(2) 在壁面催化复合系数较小时,原子复合放热主要转化为组分扩散加热,对于不同壁面温度,壁面催化复合系数α<0.1时,单一气体反应组分扩散热流小于总热流的20%。  相似文献   
215.
设计了一种凝相颗粒收集装置,可对燃烧室内不同聚集状态下的粒子进行完整的收集,并对颗粒的形态影响较小。针对HTPB推进剂,开展了不同流通面积和颗粒浓度条件下的粒子收集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收集到的粒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聚集状态下的凝相颗粒粒径均分布在0.1~200μm之间,随着流通面积的减小,小于3μm的颗粒逐渐减少,3~10μm之间的颗粒变化不大,大于10μm的颗粒逐渐增加,颗粒平均粒径d43和d50均逐渐增大,且d43和d50的变化率也逐渐增加;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颗粒平均粒径d43和d50增大较明显。  相似文献   
216.
实现航空发动机大推力通常采用加力燃烧室设计,燃烧室进气温度升高会同步导致排放尾气中NOx浓度提高.采用典型加力燃烧室主稳定器的V型结构试验件,测试加力燃烧前后(进口600 ℃,出口600~1 200 ℃)燃烧室排放断面的NOx浓度分布,通过相同流场4种试验工况的NOx生成浓度组分和氧含量变化分析,验证了加力燃烧室NOx生成以热力型NO为主的"高温、富氧、贫油"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加力燃烧室燃烧过程中消耗的氧含量大多贡献于CO2增量,在800~1 000 ℃燃气排放温度范围内,不完全燃烧产物CO对NO的热力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17.
高超声速钝头双锥体高温流场辐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再入高温绕流及尾流流场的辐射特性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突防和识别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辐射传输方程,建立了沿任意视角方向的再入体全目标区流场(包括绕流及尾迹流场)辐射特性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在0.4~12.0μm光谱范围内钝头双锥体高温化学反应流场辐射在不同视角(0°~180°)方向以及不同再入高度(40~60km)下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18.
为了提高激光波长调制光谱法(WMS)测量气体浓度的速度和准确度,首次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吸收光谱谐波信号的主峰进行拟合的气体浓度测量方法。在该方法中,只扫描吸收光谱谐波信号的主峰部分来获得谐波信号(WMS-2f/1f)的峰值点。因为缩减了吸收光谱的扫描范围,所以扫描速度得到了提高。通过对吸收光谱谐波信号(WMS-2f/1f)的主峰部分进行多项式拟合,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详细讨论了多项式阶数的确认方法,以及拟合数据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测量不同情况下的二氧化碳浓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9.
诸如载人航天器和大型飞机等密闭微环境,随着人员停留时间的延长,舱室突发污染 问题已成为危害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迫切需要开展突发不确定污染源辨识及 危害性预测研究技术,以提高上述密闭环境主动应对突发污染的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浓 度离散随机模型,并建立敏感性分析方法实现污染源定位及强度初步估计,之后利用隐式与 显式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完成污染源散发特性的动态辨识及舱室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预测。上述研究能够实现污染源散发特性的快速准确辨识。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