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6篇 |
免费 | 390篇 |
国内免费 | 26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86篇 |
航天技术 | 498篇 |
综合类 | 365篇 |
航天 | 8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154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51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45篇 |
2007年 | 180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R区缺陷的检测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中无损检测的焦点,针对此问题,以T-形R区为例,通过研究入射超声波在复合材料结构T-形R区产生回波信号及其特征,在典型超声检测试验验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结构T-形R区在线超声检测方法。系列超声检测与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水膜耦合超声检测技术,通过选择不同的声波入射方向,可有效地实现复合材料结构中T-形R区的覆盖检测;根据来自T-形R区的超声回波信号的时域特征可有效地进行缺陷的判别和确定检出缺陷所在铺层位置;表面检测盲区可达0.13mm(即单个复合材料铺层厚度)。解剖验证结果显示了超声检测结果与实际工艺缺陷的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多假目标干扰对CFAR(恒虚警)检测雷达的干扰效果评估问题,提出多假目标干扰对CFAR检测雷达的压制距离概念。首先,根据CFAR检测原理,分析在不同密度多假目标干扰下的雷达CFAR检测门限;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假目标压制距离的产生原理,推导了在一定密度多假目标干扰下的压制距离;最后通过分析假目标密度与压制距离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干扰机功率恒定情况下,假目标密度和压制距离不是正比关系,得出影响多假目标干扰压制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干扰功率,且单独增加假目标的密度不能增加压制距离。 相似文献
993.
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基(SiCf/Ti)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高温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SiCf/Ti复合材料的应用、制备、性能调控和检测技术,并提出了SiCf/Ti复合材料未来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SiCf/Ti复合材料单向性能优异,在环类转动件(叶环、涡轮盘等)、杆件(涡轮轴、连杆、紧固件等)以及板类构件(飞机蒙皮等)具有明显应用优势。常用的SiCf/Ti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箔压法和基体涂层法,箔压法适合制备板类结构件,基体涂层法适用于缠绕形式的结构件,如环、盘以及杆等。SiCf/Ti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SiC纤维、钛合金基体以及纤维/基体界面。SiC纤维微观结构和性能对制备工艺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通过反应器结构和沉积条件调控获得性能稳定的SiC纤维是研究重点之一。钛合金基体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涂敷到纤维表面,制备出钛合金先驱丝,这是后续制备出高质量构件的关键。界面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与纤维表面的涂层密切相关,因此涂层种类和结构调控是SiC<... 相似文献
994.
995.
复合材料机翼蒙皮尺寸大、形状复杂、易回弹,无法采用机床等传统方式进行无损检测,机器人柔性化、智能化的特点,为无损检测生产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大型机翼蒙皮连续曲面无损检测生产线及路径优化方法。利用双机器人搭载超声扫描设备,采用两次检测策略,第一次扫描对复合材料曲面进行重建,提高第二次透射式无损检测的精度。根据机翼的形貌,提出了一种平行于桁条行切的总体扫描策略,根据曲率利用最小二乘法将点集分组,之后应用混合遗传LM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即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启发式全局优化,之后采用LM算法进行确定性局部优化,高效得到其最优扫描路径。在RoboDK中进行仿真,利用机器人搭载超声检测末端对蒙皮进行扫描。最后采用机器人搭载线激光扫描仪对优化路径进行精度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满足无损检测约束条件,平均检测效率提高9.2%。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了解决传统自适应阈值算法对时间序列方差跟踪能力不足,以及故障阶段带宽自动放大的问题,提出了紧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Compact General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CGARCH)模型。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试车数据的波动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和CGARCH模型的自适应阈值故障检测算法。采用AR模型对稳态参数的均值进行估计,并采用CGARCH模型对稳态参数的方差进行估计,从而利用均值和方差的估计值自适应地构造检测阈值。用某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热试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快速、灵敏地检测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在正常工作阶段,能够有效跟踪数据波动性,在故障阶段,能够避免阈值变宽带来的漏检。 相似文献
998.
为确保全寿命周期内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状态处于可控范围,掌握老化锂电池的热危险性变得尤为重要。开发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无损检测与原位检测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循环老化程度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及爆炸危险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老化的锂电池相比,老化电池在热滥用条件下达到热失控所需热量减少;内部层状结构形变随着循环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剧,爆炸范围呈现收敛的趋势,并在锂电池经历120圈循环老化时达到最值。未老化锂电池的热失控气体的最高燃爆温度为203.4℃、最高燃爆压力为0.458 5 MPa,老化电池的热失控气体的燃爆危险性显著降低,随着老化程度的提高,虽然热失控气体的爆炸危险性有轻微回升,但仍远低于未老化电池。研究结果证明了CT无损检测与原位检测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相结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构建锂电池危险程度演化机制数据库及探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凸轮检测方法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富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8,(6)
对发动机凸轮检测方法的原理误差、检测系统误差、测头制造及安装误差、凸轮偏心误差、阿贝误差及检测方法总误差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在精确分析连续驱动摩擦焊能量传递的基础上,采用浮动求差的方法实现了对连续驱动摩擦焊摩擦加热功率的实时检测,并对摩擦焊摩擦加热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为摩擦焊接过程的参数检测与质量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