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427篇
航天技术   174篇
综合类   66篇
航天   1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载人航天信息》2009,(3):63-66
早期经历:16岁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开始在美国德克萨斯女子大学读研,其间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生会员(1968和1971年)和美国女子大学协会研究生会员(1971年-1972年)进行等离子体化学的研究。197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担任研究员。1973年在美国旧金山市退伍军人管理局医学中心任化学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2.
介绍了利用Arrhenius方程开展材料烧蚀热解性能动力学特性的基本原理,试验测试方法。并通过对炭酚醛材料烧蚀动力学参数的高频等离子体风洞试验研究,验证了采用时间历程积分在试验结果处理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试验技术获得炭酚醛材料在600~1200K温度范围内的表面质量烧蚀率动力学方程,并将该方程所预测的结果与采用驻点烧蚀技术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最大误差不超过5%,通过理论初步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在试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大误差限理论分析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3.
S形进气道内的流动分离和二次流造成进气道出口压力损失和气流畸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为改善其流场特性,采用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AC-DBD)等离子体激励器主动控制进气道内的流场。在来流风速为10m/s,雷诺数ReD为1.35×105的工况下,探究了控制位置、布局形式对控制效果的作用规律,从流向和出口截面流场及压力分布出发,探究了主动控制的机理。结果表明,AC-DBD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提高壁面静压恢复系数,抑制流动分离并改善出口压力畸变。激励器控制位置在分离点附近最佳,且以诱导气流与来流平行的布局形式最优。在本实验范围内,出口静压系数提高了8.94%,出口稳态畸变指数降低了4.58%。其控制机理是DBD等离子体产生的诱导气流直接加速边界层运动,提高边界层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从而抑制流动分离。同时,抑制二次流运动,降低压力畸变。  相似文献   
184.
综述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的基本假设;介绍了电子温度、密度光谱计算最常用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光谱诊断的研究进展.旨在对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基本理论和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开展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光谱试验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5.
利用高阶矩统计分析方法对AUREOL-3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涉及的信号分别为ELF频率范围内的电场扰动Eh(t)和等离子体密度波动δNe/ne(t),处理结果表明:利用高阶矩谱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空间等离了波-粒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非线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6.
用于合成金刚石薄膜的微波等离子体CVD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套功率容量大、结构合理、工作稳定的微波等离子体CVD系统。描述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性能,讨论了它的特点。作者利用该系统,在单晶Si等衬底材料上成功地合成了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187.
行星际结构与垂直无碰撞激波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一维混合模拟方法数值研究了两种行星际结构──反向磁场和高密度等离子团与垂直无碰撞激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激波上游区磁场的反向,下游区磁场将逐渐改变符号,且等离子体密度和速度分别呈现较强的湍动.激波上游和下游的物理量依然满足Rankine-Hugonoit关系.当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团通过垂直无碰撞激波时,部分质子被激波反射,部分质子被加速并进入下游区域.由于质子速度分布为非Maxwell分布,在激波下游也激发出较强的湍动.  相似文献   
188.
Geotail卫星的电场数据被用于分析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电场在磁扰动(Dst<-25nT)和磁静时(Dst>-25 nT的统计分布.结果表明,伴随着地向高速离子流,在X>-16Re以内区域出现强电场(高达 5—8 mV/m).磁扰动期间强电场的幅值较磁静时大,并且出现在更靠近地球的位置.较强和较靠近地球的强电场与磁扰动时更薄的等离子体片和更接近地球的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相联系.观测结果意味着磁扰动期间的亚暴可能更有效地将高能粒子注射到环电流中.这对磁暴和亚暴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9.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电子密度将远高于电离层最高电子密度,更高于典型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频段对应的临界电子密度。因而等离子体尾迹将会对3~30 MHz频段电磁波产生较强的散射,使得等离子体尾迹的RCS远远大于飞行器本体的RCS。利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尾迹RCS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超视距探测。  相似文献   
190.
NS-DBD激励控制非细长三角翼前缘涡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三角翼前缘施加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NS-DBD)激励唯象学模型,进行了47°后掠角钝前缘三角翼流动控制的仿真。分析了不同迎角下升力和阻力系数的变化、流场结构的变化、以及激励诱导旋涡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施加无量纲激励频率F+=1.44的NS-DBD激励后,可明显提高三角翼失速前后的升力系数;同时阻力系数也有所增加,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激励在前缘分离剪切层处诱导产生流向涡,改变了前缘剪切层结构,使其向内卷吸;激励后时均流场形成了明显的负压峰值,前缘涡附着线外移,吸力面回流区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