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0篇
  免费   2069篇
  国内免费   1195篇
航空   6737篇
航天技术   1000篇
综合类   1498篇
航天   293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18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应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含潜入喷管、通道为矩形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准冷流模型内流场进行测量,研究了雷诺数和背壁空腔形状对背壁区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增大气流分离点向下游移动,回流速度增大,椭圆形后封头、直线形喷管背壁构成的背壁区回流速度比圆形后封状、台阶形喷管背壁大。对于潜入深度大的喷管,气流在燃烧室壁面分离,背壁区形成强旋涡;而潜入深度小的喷管,分离点会后移至后封头上,在背壁  相似文献   
262.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高超进气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进军  张堃元  徐辉  徐惊雷 《推进技术》2001,22(6):473-475,499
设计了侧压角为6°,后掠角45°,斜楔板压缩角分别为4°和8°的两套带隔离段的高超三维侧压式进气道,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来流马赫数、出口反压、斜楔板压缩角以及隔离段等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来流马赫数及较小的斜楔板压缩角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总压恢复系数较高.总增压比在不同斜楔板压缩角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63.
本文通过“原始”叶栅 (即常规的直叶片叶栅 )、“前掠”叶栅、“端弯”叶栅和“掠弯”叶栅等四套大弯角叶栅的对比试验 ,研究端“前掠”、端“增弯”和端“掠弯”对流场的影响。其中 ,端“掠弯”是本文新创的一种端壁流控制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作为前掠和增弯的结合体—“掠弯”叶栅 ,具有端“前掠”和端“增弯”对流场影响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264.
文章评述了2001年美国"环境科学协会"年会有关航天产品环境试验工程的进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卫星或星箭合一的声振、随机振动、分离冲击环境试验和规范分析评估技术,以及部件级试验与规范的进展情况,涉及到环境工程最新进展的多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265.
张国栋  时小丹 《航天》2010,(7):38-41
6月2日深夜,大凉山深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橘红色的尾焰映红了沉睡的群山,也映红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试验队员们的脸庞。进入发射场后一个多月的心血和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欣慰。  相似文献   
266.
空间飞网质量块动力学分析及收口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郭吉丰 《宇航学报》2012,33(10):1377-1383
 研究空间飞网收口机构在捕获过程中产生翻滚缠绕的原因及质量块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在质量块连体坐标中对其所受空间力系进行简化,分析质量块产生翻滚的原因,并据此对质量块与捕获网的连接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超声波电机启动后质量块各转动部分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对产生缠绕的影响。并据此对原质量块的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实验证明经优化设计的新结构改善了收口机构翻滚缠绕问题。  相似文献   
267.
为获得较优的2050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探究固溶温度、预变形量、时效温度与时效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通过TEM、金相分析不同工艺下材料的微观结构,探究其与力学性能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固溶温度525℃,预变形量12%,时效温度160℃,时效时间48 h的工艺参数能够获得较优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68.
随着复材和电子电气控制系统在现代飞机上的大量应用,系统闪电防护已成为飞机整机及机载电气系统设计的关键要求,针对§25.1316 系统闪电防护适航要求和符合性验证进行研究,对机载电子设备的闪电防护适航工作非常重要。对飞机系统闪电防护的适航要求进行了解读分析:对系统功能危害确定为A级、B级和C级的机载电子电气系统或设备闪电防护适航符合性工作开展方法进行了说明:对机载电子电气系统及设备闪电防护的适航符合性落实和试验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机载电子电气系统及设备的闪电防护设计和适航工作开展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9.
赵志俊  郑浩  孟祥喆 《飞机设计》2019,39(4):1-4,14
从试验相似准则出发,全面分析了自由飞模型与全尺寸飞机基本参数、模态特性、飞行动力学特性,以及飞行控制律的相似关系,并以某型飞机为研究对象,利用 MATLAB/Simulink 平台建立了全尺寸飞机与自由飞模型的非线性仿真模型,根据典型控制框架设计了缩比控制律。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两者动力学特性相似关系,最后通过无动力模型自由飞投放试验进行试飞验证。仿真和试飞结果表明,自由飞模型仿真建模和缩比控制律设计方法正确可行,利用自由飞模型试验技术开展控制律演示验证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70.
针对带筋板的超声波喷丸成形,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撞针速度、撞针直径、成形轨迹间距、喷丸区域宽度对带筋板超声波喷丸成形弧高值的影响,得出最佳参数组合方案,并以此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试验数据和回归分析数据相符较好,可以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喷丸弧高值,提高工艺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