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93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6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康旻 《飞碟探索》2011,(11):39-39
几乎注定失败的实验,很少有人愿意去做。但是前不久。有一项充满争议的实验,宣称某种细菌能将砷元素纳入自身核糖核酸结构。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微生物学家芮德菲尔德不但想重现实验结果,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每天将实验记录发表在她的公开博客上。  相似文献   
102.
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实施25年后,终于面临政策结果与转换的关口了,去年报道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现行制度与状况之后不到一年,上层的政策就产生重大转变,国应兵役缩减与雇佣兵人力逐年增加,现行以科技预备役军官与预备役士官转服形式的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是必会调整,不过由于传统产业系统一直无法申请预备役人员名额,在经过不断施压下“行政院”也同意传统产业(机械工会)系统也能纳入本年度军事工业系统预备役的员额分配。  相似文献   
103.
由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一种地层微震,近年引起地震科学研究的注意,科学家希望进一步掌握此种微震的信息,来增加对地震发生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4.
据美国太空参考网站报道,几十名美国高校学生正在帮助NASA进行GeneSat-1纳米卫星发射前的筹备,并利用其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动态     
《航天员》2012,(3):41-42
俄女航天员将于2014年飞天 据俄新社3月6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员大队目前唯一的女航天员叶蓬娜·谢罗娃将于2014年9月首次前往国际空间站。届时。谢罗娃计划在轨道上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其中包括生物工程学和地球物理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6.
2013年10月上甸,由ESA组织的2013航天员洞穴探险训练完美收官,来自国际空间站合作伙伴国的六位航天员在地下完成了为期六天的洞穴探险活动。这种全新型的太空模拟训练自2011年开始,每年于意大利撒丁岛举办一次。航天员们需要在封闭的洞穴环境中进行科学研究。这种训练方式脱离了地球正常的日夜周期,与国际空间站的环境非常相似,航天员们声称:“这无疑是我们接受过的最好的空间飞行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10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680-680
冷战结束后,太空竞赛会演变为国际空间合作吗?《国际空间合作》一书讲述了高技术领域欧洲各国是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的。11月27日,《国际空间合作》中译本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由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主持,原书作者、欧洲空间局原副局长、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格·博奈教授发表了题为“国际空间合作”的主题演讲,之后同译者李磊研究员针对现场媒体和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08.
张京 《航天员》2013,(2):44-45
自行车、壁球.旅行、阅读、飞行……没有她不衷爱的,没有她不擅长的,凯瑟琳·沙利文就像是一个游走于天地之间的浪漫诗人,吟赋着对生活的炽热;天文,地质、海洋……都是她热衷于钻研的,因而凯瑟琳·沙利文又像是一个埋头于科学研究的苦行僧,简短的头发.爽朗的笑容,眉宇间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探索着自然的真理。人生的旅程只有自己一步一步地践行,才能领略沿途旖旎的风光,沙利文就是这样一个行动派。  相似文献   
109.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5):52-52
据美联社报道,标志着1千克质量的拍铱合金圆柱形砝码的质量神秘地比原来少了50微克。这将给从事科学研究和数据统计等精密工作的人带来不少麻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0.
实言 《国际太空》2002,(12):3-10
□□人们不会忘记,苏联第1颗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后不到4年,加加林就于1961年4月12日乘飞船登上太空。美国也类似。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卫星早在1970年就腾空而起,但直到20世纪的日历全都翻完,中国的航天员仍然没有起飞呢?这一两步的距离我们为什么一走就是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