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航空   493篇
航天技术   226篇
综合类   88篇
航天   1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天窗对轿车内部流场及气动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的大涡模拟方法,对带天窗简化Golf 1.6轿车内部流场及驾驶员左耳附近接收点处气动噪声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得到不同天窗形式下轿车内部驾驶员对称面上的速度矢量场、压力场分布情况以及接收点处声压级频域图.分析得出随着天窗后移及加宽,接收点处声压级逐渐减小,且综合考虑速度分布,工况1位置与尺寸较合理.   相似文献   
872.
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复杂波形共模电流会影响传统电磁互感器的输出精度及线性度,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针对此问题,首先对系统共模电流的形成机理、流通路径与幅频特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宽测量范围的磁调制电流互感器,对互感器的检测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进行了样机设计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磁调制互感器能够有效测量不同幅频特征的复杂波形电流信号,满足变频调速系统共模电流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873.
为提高压气机内部复杂流动计算的收敛速度,发展了一种多块多重网格上的可压缩流动并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数值模拟了跨声速转子NASA Rotor 35内部流动及气动性能,重点分析了对接分区方式和内界面通信模式对并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接分区方法和多块多重网格内界面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保证串、并行CFD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且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并行精度基本不受分区数目和通信模式的影响,并行效率随着相对通信负载的增大而降低。所发展的并行计算方法对跨声速转子气动分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开发大型流体机械复杂流动的基础并行算法及软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4.
基于传统网格速度法,发展了在流场网格不变的情况下,数值模拟沉浮运动、纯俯仰运动和俯仰振荡运动的算法,提出了一套直接求解旋转阻尼导数和洗流时差导数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实时更新网格,减少了计算时间和所需内存,避免了负体积的出现。首先通过NACA 0006的阵风响应和NACA 0012翼型的强迫俯仰振荡,验证了程序和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数值模拟了BFM(basic finner missile)标准模型的沉浮运动、纯俯仰运动和俯仰振荡运动,并计算了其旋转阻尼导数、洗流时差导数和组合动导数,所得结果与动网格方法和风洞试验值吻合,最大误差不超过4%,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75.
江中正  赵文文  袁震宇  陈伟芳 《航空学报》2018,39(10):122057-122057
非线性耦合本构关系(NCCR)模型是在Eu的广义流体动力学方程(GHE)基础上,通过绝热假设、Eu封闭和Myong简化推导出的关于非守恒量(黏性应力与热流)的非线性代数方程,有效拓展了线性的纳维-斯托克斯-傅里叶(NSF)本构模型在非平衡流动中的模拟能力,为快速准确模拟连续与稀薄耦合流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针对该模型开展滑移边界条件研究,结合努森层内物理量非线性分布的特点,提出一套在物面处与模型精度相一致的非线性修正滑移边界条件。在有限体积框架下,采用AUSMPW+格式和LU-SGS方法以及NCCR的完整耦合求解算法,对不同稀薄程度的高超声速单原子氩气圆柱绕流和平板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NCCR模型的修正边界条件准确刻画出物面努森层内流动的非线性特点,有效提高了固壁滑移边界的精度。采用非线性修正边界的NCCR模型准确预测了连续流、滑移流和过渡流域的物面压力、摩阻与热流系数。  相似文献   
876.
为了解释自锁电磁铁进行吸力试验时出现的电磁吸力随电压非单调变化的现象,利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并开展理论分析。仿真和分析得到了与试验相同的电磁吸力变化趋势。根据仿真和分析的结果确定:主要因素为导磁材料饱和,导致电磁吸力停止增大;次要因素为磁钢工作点变化,导致电磁吸力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77.
研究旨在获取上游弯头安装条件下内锥流量计的性能和所需要的直管段长度。研制了100mm口径、β值分别为0.45、0.65、0.85三种结构类型的样机。开展了上游单弯头、同一平面上连续两个90。成s型结构双弯头及互成垂直平面上连续两个90°双弯头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的介质均为常温水,雷诺数范围分别为0.498×10^5~4.98×10^5和0.14×10。~4.5×10^5。仿真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并利用平均流出系数相对误差及附加不确定度作为安装条件影响的主要评价标准,给出了上游弯头安装条件内锥流量计所需的直管段长度。  相似文献   
878.
于强  王天舒 《宇航学报》2021,42(1):22-30
本文基于非惯性系下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在以虚粒子设置缓冲层的开口边界处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流出流量可控的出口边界处理方法,能够根据当前时刻航天器的姿态信息和充液比,计算该动力学时间步下变质量液体晃动对航天器产生的作用力和作用力矩,使得航天器系统动力学的闭环仿真成为可能.最后,通过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  相似文献   
879.
Large amplitude Pc5 event was observed in the space and on ground on August 3, 2001, about three hours after contact of the strong discontinuity in the solar wind with the magnetosphere according to data from ACE and Wind satellites. The Pc5 amplitude was as high as 15 nT in the tail of magnetosphere and about 5 nT at the ground based stations. In the magnetosphere Pc5 waves were observed by Cluster and Polar satellites, which occupied positions in the morning part of the near tail at the close field lines but were parted by distance of 11.5 Re, mainly along the x-axis of the GSM coordinate system. Both compressional and transverse components of the Pc5 wave activity were observed in the space, with the transverse component having the larger amplitude. Time delay between the Cluster and Polar satellites was about 8 minutes, which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wave propagation from the geomagnetic tail to the Earth with the 150 km/s group velocity. The ground-based Pc5 activity was analysed by using data from the Image magnetometer network. Doubtless demonstrations of a field line resonant structure were found in variations of amplitude and polarization with latitude. Finnish chain of search coil magnetometers observed modulated Pc1 emission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Pc5 wave train. A possibility of non-linear impact of Pc5 wave energy on the plasma and waves in the magnetospher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