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458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1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二维编织碳纤维碳布为预制体,采用聚铝碳硅烷(PACS)为聚合物前驱体,应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聚合物浸渗-裂解(PIP)工艺制备微量Al掺杂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微量Al掺杂对C/SiC微观结构、力学、热膨胀和氧-乙炔焰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微量Al未改变C/SiC的微观结构和热膨胀性能,也未降低其韧性和强度;但微量Al掺杂提高了C/SiC的抗烧蚀性能,含微量Al的SiC氧化形成微量Al熔于SiO2的固熔体,微量Al提高了SiO2的黏度和致密度,减小SiO2挥发,较未掺杂Al的C/SiC相比,线烧蚀率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C/C)抗氧化涂层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提高SiC涂层系统抗氧化能力的根本途径在于选择合适的玻璃密封剂来覆盖和封闭SiC上的微裂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能够在C/C上得到均匀的铱涂覆层,且在高温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此外发现,铱和C/C复合材料间不发生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33.
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C/C)抗氧化涂层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提高SiC涂层系统抗氧化能力的根本途径在于选择合适的玻璃密封剂来覆盖和封闭剂SiC上的微裂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能够在C/C上得到均匀的铱涂覆盖层,且在高温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此外发现,铱和C/C复合材料间不发生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34.
使用激光拉曼探针和电子显微术对试样的断裂面和薄膜样品观察及电子衍射技术研究了两种抗摩擦性能相差悬殊的碳/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两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在石墨晶体的结晶结构完整性和取得性以及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行为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5.
碳/碳复合材料与多功能材料的现况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碳复合材料与多功能材料是国外新材料技术中重点研究开发的一个领域,也是高技术领域中新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能对武器和分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30年来碳/碳材料的发展、目前的水平和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6.
聚碳硅烷是以硅碳键为主链的有机硅聚合物。它在非氧化性的气氛中经高温处理可转变成碳化硅,是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及其他碳化硅材料的先驱体。本文对聚碳硅烷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及其应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37.
本文就用添加剂来改善用聚碳硅烷热解制备的SiC/SiC复合材料的性能,及添加剂对Si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用热解法制备SiC/SiC复合材料的烧成增强机制和显微结构与强度之间的关系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38.
四向复合材料基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向碳-碳复合材料是随宇航工业而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新材料,四向立体织物(简称4D织物)是这种新材料的基材,也可以制成其它不同用途的各种新型四向复合材料。本文以矢量运算方法导出了4D织物的单元结构、整体结构及内部截面,建立了4D织物的组织循环,并对4D织物中纤维束的形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
利用TG-DTA和动力学计算方法对聚碳硅烷纤维在空气中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熔化工艺条件对纤维增重及其不熔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CS纤维的氧化反应不是简单的一级反应,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反应急剧放热,并引起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导致反应机理发生改变。升高温度或延长时间均有利于纤维的不熔化。  相似文献   
40.
对泡沫状多孔聚碳硅烷(PCS)的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制备出了熔点高达380℃、相对分子质量Mn〉3000、陶瓷产率达79%(质量分数),密度〈0.6g/cm^3的多孔聚合物。对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制得的多孔PCS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利用IR、TG等手段对泡沫状多孔PCS的热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