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6篇
  免费   1102篇
  国内免费   507篇
航空   4450篇
航天技术   259篇
综合类   427篇
航天   105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分析超声波检测和超声C扫描技术在复合材料结构件检测中的应用,结合工厂产品检测的实际情况需要,从超声C扫描图像的成像机理出发,介绍如何对C扫描图形进行滤波、边缘检测图形分割和特征提取,可供检测人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0/EB99—1预浸料,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并与M40/5228、M40/42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0/5228复合材料外,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0/EB99—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4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93.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基本性能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能真实反映其空间构型的"双纽线"单元体胞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方法对C/SiC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该材料在制备冷却阶段的热变形行为以及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的分布状况,同时获得了制备后室温条件下该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与等效热膨胀系数值。  相似文献   
994.
单向复合材料在低温下的应力集中及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计及基体拉力的修正剪滞模型,研究了在低温情形下受纵向拉伸荷载作用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部分纤维及基体断裂所导致的应力重新分布。然后采用随机临界核理论,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低温情形下的拉伸破坏过程进行了细观统计分析,定量地研究了低温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E-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力集中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强度极限均比常温情形下高。  相似文献   
995.
纤维位置随机引起的复合材料性能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Monte-Carlo方法分别用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模拟复合材料纤维中心位置的随机变化,得到材料截面图像。然后用像素对材料截面图进行网格划分,作为通用单胞模型的输入,计算出复合材料性能的子样。最后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数据得到材料性能的统计特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模拟方法是合理有效的。由纤维位置变化引起的材料分散性随纤维体积比的变化先增大然后减小。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和正态分布较好地描述了各个弹性参数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6.
化学气相渗透制备SiCp/SiC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颗粒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引入一种颗粒团结构,探索了此结构的跨尺度、非均匀复合效应对颗粒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采用造粒的方法制备了SiC颗粒团聚体,并利用此颗粒团聚体压制成疏松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制备SiC基体,并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评定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典型复合材料的切削表面进行三维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研究了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三维评定参数与二维评定参数之间的差别,并基于三维评定参数对影响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填充颗粒体积份数高、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基于一种特定应变分解方式,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任意宏观变形条件下代表性体积单元内应变分布的统计规律,分别得到了颗粒与基体内应变的平均值、应变的涨落值与宏观应变之间的统计关系,并对颗粒填充复合材料的等效剪切模量和等效体积模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9.
X-cor夹层结构试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田旭  肖军  李勇 《飞机设计》2004,(1):22-25
以航空应用为背景,研究了新型X-cor夹层结构的成形工艺及力学性能。完成了Z-pin的研制、夹层结构成形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含Z-pin的泡沫夹层结构相比,X-cor夹层结构的刚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凹回转曲面纤维缠绕架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诸如带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凹曲面过渡段等负高斯曲率面的缠绕,应用微分几何曲面理论推导出了凹回转曲面的纤维缠绕架空条件及判据,并对不同的过渡段曲线进行了分析,分别给出了判别公式。通过缠绕实验验证了架空判据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表明采用单叶双曲面比采用凹圆曲线回转曲面具有更好的缠绕工艺性,且其直纹线的缠绕角恰好为不架空的临界缠绕角;缠绕时,为了保证运动的平稳性,需要剔除奇异点,进行平滑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