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航空   2377篇
航天技术   243篇
综合类   356篇
航天   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81.
舰船空气尾流场对直升机着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舰船空气尾流场是直升机舰上起降时的主要环境条件,对直升机的操稳性能及飞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某型舰模风洞试验的PIV结果,介绍了舰船空气尾流场特性,如:等速度场和截面流线图、舰船机库脱体涡等,分析了下冲气流、涡流区及开/关机库大门等对直升机着舰的影响,对保障直升机飞行安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2.
直升机起落架双腔式缓冲支柱的动刚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直升机起落架双腔式缓冲支柱的数学模型,利用静力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并由静力试验、激振试验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所建的数学模型能正确反映双腔式缓冲支柱的静载荷随位移的变化规律,动刚度特性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双腔式缓冲支柱的动刚度随静位移呈现严重的非线性特性,振动频率对缓冲支柱的动刚度影响较小,而高、低压腔的充气压力对动刚度会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3.
基于LMI活塞式发动机恒转速H∞动态输出反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油发动机具有非线性、时变时滞等特点, 传统PID控制方法很难保证发动机整个工作范围内恒转速控制的稳定性及性能要求.采用基于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的输出反馈H∞控制算法, 来实现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的恒转速控制, 使其在负载扰动、工况变化和可变时间延迟的情况下都能保持期望的参考转速.离线仿真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控制器满足小型无人直升机对发动机控制的抗干扰性、跟踪性要求, 并具有一定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4.
基于人工免疫的直升机传动系统在线异常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占生  窦唯  王晓伟  赵广 《航空学报》2007,28(3):739-744
 针对直升机在线监测时难以提取状态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直升机传动系统在线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生物免疫系统反面选择机理,利用改进型反面选择算法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监测。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状态特征,并结合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实际情况准确得出状态异常度。在线监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监测出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异常状态,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在线性、准确性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5.
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建德  李平  韩波 《航空学报》2007,28(4):845-850
 针对具有高度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特性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的优点,通过严格的机理推导建立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横纵向通道通用的参数化模型,建模过程着重考虑了主旋翼、平衡杆和机身的耦合对飞行动态特性的影响。利用基于偏相干分析法的频域辨识获得某型无人直升机的关键参数,进而确定模型。模型预测数据和飞行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很好地反映了该型无人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可以在该状态下以此模型进行自主飞行控制器设计。  相似文献   
186.
针对直升机配平问题,基于CFD/CSD松耦合策略建立了计入旋翼气弹效应的配平分析方法。旋翼桨叶CSD求解器与旋翼CFD求解器以桨叶弹性轴和变距轴线为媒介,通过线性插值方法交换气动载荷和响应数据。CFD模块和CSD模块在时域内推进,旋翼每旋转一圈交互一次数据,以CFD模块计算的气动力来修正配平计算中气弹分析的气动力输入,直到配平量和CFD气动力在迭代过程中不再变化,即得到耦合配平解。以SA349/2“小羚羊”直升机小速度前飞状态为算例,计算表明所提方法收敛迅速、稳定性良好,计算结果与飞行实测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桨叶气动力曲线及桨涡干扰等现象具有很好的捕捉能力。   相似文献   
187.
为研究武装直升机对小口径杀爆(HE)弹的防护策略,建立了某型武装直升机在小口径杀爆弹打击下的易损性模型,计算了典型受攻击方向的武装直升机易损面积,并将武装直升机底面划分为不同区域,计算了各区域的防护效率。计算表明,武装直升机最易损方向为其右后下方,此方向的易损面积为6.97 m2,结合武装直升机的外形特征,得出底面和侧面应当优先防护。对于武装直升机底面,前后燃油箱所在的2个区域的防护效率均达到50%以上,在布置装甲重量有限的条件下可优先防护该区域。另外,在主机身与机尾舱之间增加隔板可阻挡弹丸爆炸后横向飞散的破片,与直接防护武装直升机尾部相比,其防护效率由2.93%提高至11.07%。   相似文献   
188.
189.
冀明  杨帅  赵佳 《飞行力学》2022,(1):90-94
为解决舰载直升机在海上返航着舰的安全问题,开展了直升机着舰时机判断研究。首先,基于时间序列预报方法,采用AR自回归模型,模型参数估计使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在线辨识,对于存在的数据饱和问题引入了遗忘因子加以解决,实现了对舰船运动的短期预报。然后,根据舰船横摇运动的实时预报结果和周期性特点,选取横摇角度及角速度满足安全阈值的时间段,确定直升机安全着舰的时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直升机着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0.
"七月的天,猴子的脸,"这句话用来形容六月蒙古草原风云变幻、阴晴不定的天气是再恰当不过了。6月25日是主着陆场通信系统专项演练的日子,一大早儿,四子王旗便阴云密布,细雨绵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