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8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636篇
航空   2373篇
航天技术   552篇
综合类   322篇
航天   154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EMC分析预测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磁兼容(EMC)技术的不断发展,EMC的分析预测作为一种防止电磁干扰(EMI)问题的有效手段,已渐渐被推广使用,文中简要地介绍了EMC分析预测技术发展过程及其在研制工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2.
23.
介绍了振动时效工艺的发展,并通过对振动时效技术的研究和对工艺数的探讨,指该工艺取肛热效工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4.
反射面的轴向电磁散射及外形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联合运用几何光学和等效电磁流法,导出了金属反射面轴向散射场和雷达截面(RCS)的简洁表达式,研究了从旋转二次曲面(凹面或凸面)中寻找具有最低RCS值的曲面形状优化方法,给出了一个典型实例的单站RCS立体分布图,以及最低RCS值所对应的波谷曲线和最佳表面参数。  相似文献   
25.
针对某种板级电路建立了多种典型的芯片平面布局热分析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各种布局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同一块PCB上,将生热率高的器件置于板面四角而其余的分布于其间,能达到降低板上局部热载荷峰值,有效地均匀热场并使最高温度显著降低的目的。而采用遗传算法对器件位置布局的优化设计也进一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现扬使用的钢丝绳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进行归纳,利用实验技术对引起钢丝绳截面损耗的多种缺陷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得出了利用电磁无损探伤技术检测钢丝绳截面损耗缺陷的一些规律,提出了开发钢丝绳截面损耗缺陷检测技术和实用检测装置的一些基本结论。同时,对钢丝绳截面损耗缺陷信号进行定量分析及处理的方法和技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考虑超快速加热引起传热过程的非傅立叶效应,基于线性热弹性理论和表面热惯性特性,建立了带惯性第一类边界条件的半无限体的动态温度场、热应力场方程组。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快速加热在半无限体内产生温度场和应力场,且热和应力呈波动输运机制。讨论了温升率或热惯性对半空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比较弹性波波速与热波波速之比动态热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电磁兼容性(EMC)对电子设备能否发挥正常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从电磁干扰分析、EMC控制等方面入手提出EMC设计要求.根据作者的多年工作实践,提出EMC设计可从优化信号设计、完善线路设计等8个方面入手,最后指出了地面测试设备的EMC规范.  相似文献   
29.
本文扼要介绍了由航天部八五一一所研制的为供国内某雷达做抗干扰试验用的新型的ku波段干扰模拟器。主要介绍它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以及干扰样式的独特之处,某些指标的先进性,操作使用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的微槽冷却系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微槽冷却系统用于微纳卫星热控设计时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表征微槽冷却系统性能的水力学系统和传热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槽冷却系统可使大热流密度的热源芯片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能满足微纳卫星热控的要求。研究认为,压降和热阻均较小的深槽可在小泵功率时提供较优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