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航空   800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257篇
航天   3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旋翼固定翼复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概念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些年来垂直起降(VTOL)飞行器发展迅速,并获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结合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点,提出一种旋翼固定翼复合式飞行器布局方案,兼具优异的垂直起降性能及高速飞行能力,具有转换过渡稳定平滑、可控性强的特点。在该旋翼固定翼复合式布局中,特型旋翼可旋转以提供垂直升力,也可停转、锁定与固定式机翼保持平行,最终转换为固定翼面使得飞机转换为固定翼布局,并在机翼上布置矢量推力装置,实现高速飞行。概念设计研究围绕设计方法、特型旋翼、矢量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展开,并开展了平飞模式飞行特性、垂直起降模式飞行特性、航程、航时以及飞行操纵等性能的分析。通过试制小型原理验证机,并对各飞行状态及转换过渡飞行进行飞行试验,验证了该布局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算例展开分析计算,验证了该方案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22.
本文通过对阶次跟踪的分析,找到了一种实现旋翼同方位数据采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23.
本文主要根据旋翼液压减摆器研制工作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与归纳了旋翼液压减摆器研制过程中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要求、设计内容及其性能计算分析的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实用有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可供相关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24.
可控阻尼器在直升机旋翼系统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了两种新型的阻尼器-电流变阻尼器和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直升机旋翼系统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25.
本研究应用格心格式有限体积龙格-库塔时间推进法求解三维欧拉方程,模拟绕旋翼桨叶的流动.旋翼尾流的作用通过自由尾流分析来求解局部的诱导下洗速度以修正翼型攻角.选择O-H型式生成绕桨叶贴体的弦向和展向网格.通过算例计算为进一步寻求有效的Euler或NS方程数值解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26.
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直8桨叶部件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已研制生产成功。它采用LD2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挤压成型,为空心薄壁管梁结构。为确定国产桨叶性能和疲劳特性,为国产桨叶疲劳寿命提供依据,保障部队正常使用,我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进口大梁与国产大梁样件的疲劳对比试验,最后与法国宇航提供的原准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着重阐述了其疲劳试验方法的研究。该试验采用了共振复合加载技术,采用了调频调幅技术,采用了计算机跟踪采集和数据分析软件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27.
在无人机着舰的最后阶段,舰船的甲板运动严重威胁着无人机的着舰安全,其中沉浮和横摇运动威胁最大.首先介绍了三旋翼无人机的建模方法、控制律以及模拟的甲板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舰船甲板运动对无人机安全着舰的影响,提出了抗舰船横摇/沉浮的着舰控制方案;最后,对控制方案下的着舰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以满足着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28.
为研究不同形式的新型桨尖在抑制旋翼跨声速特性方面的作用,开展了多种桨尖对旋翼局部流动及气动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发展了基于高效嵌套网格方法的旋翼流场高精度CFD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桨尖外形对旋翼桨叶跨声速区域激波强度、激波诱导气流分离、桨尖涡尾迹及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桨尖的后掠和上反在缓解旋翼跨声速特性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桨尖前掠和下反能更有效地减少桨尖外端跨声速区域,降低该位置激波强度并缓解激波-附面层干扰诱导的气流分离;后掠桨尖在减小旋翼反扭矩方面的整体效果良好,直线前掠桨尖在大桨盘拉力状态能够更有效降低旋翼扭矩(直线前掠30°时,扭矩降低达12.3%),桨尖下反可以有效抑制桨尖涡强度(抛物下反30°时,桨尖涡强度降低50%),并加快桨尖涡尾迹的耗散.   相似文献   
929.
旋翼锥体测量是直升机一项重要的常规视情检查项目,由于旋翼锥体直接影响直升机的振动,而且使用频度较大,所以旋翼锥体测量方法是直升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了一种基于UDT设备的旋翼锥体测量方法,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锥体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套具有综合测量、实时处理和故障诊断能力的直升机旋翼锥体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930.
多旋翼飞行器涡环状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旋翼类飞行器在进入涡环状态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滑移网格技术对多旋翼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别模拟了多旋翼飞行器垂直下降状态和30°斜向下下降状态时的流场,得到该状态下多旋翼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和滑流区流场规律,并分析了力与功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多旋翼飞行器在垂直下降状态和30°斜向下状态均会进入涡环状态,在垂直下降速度为4 m/s时,多旋翼飞行器已经处于涡环状态,旋翼的拉力损失会达到15%,旋翼功率随下降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不同旋翼拉力大小和功率大小不一致。当30°斜下降速度为4~6 m/s时,多旋翼飞行器处于涡环状态。该结论可为多旋翼无人机的安全飞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