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航空   898篇
航天技术   340篇
综合类   108篇
航天   7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论述了卫星抗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卫星抗干扰技术的特点与重要意义,阐明了卫星抗干扰的样式及措施,并对几种常见的抗干扰技术做了分析对比。从分析对比中找出了差距,提出了发展此项技术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2.
303.
304.
为探索有干扰抑制技术辅助时,直扩系统抗干扰特性的新变化,文章通过蒙特卡罗仿真的方式,研究了在不同干扰带宽占比和干扰强度下,时域、频域两类干扰抑制技术的误码率性能。首先给出了窄带干扰条件下无干扰抑制技术辅助的直扩系统误码率估算方法;然后,简要介绍了时域归一化LMS(NLMS)干扰抑制技术和基于FFT变换的频域干扰抑制技术的算法原理以及工程实现方案,详细仿真比较了二者在不同干扰带宽占比、干扰强度和信噪比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最后给出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对于无干扰抑制技术辅助的直扩系统,干扰带宽占比越大,系统误码率则越低;对于有干扰抑制技术辅助的直扩系统,干扰带宽占比越大,系统误码率则越高,且在强干扰下误码率曲线存在明显的“错误盆底”效应。该研究对抗干扰技术选择以及干扰机的设计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5.
306.
307.
基于结构随机跳变系统的反干扰信息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决在复杂的干扰对抗环境中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问题(例如,对具有多种干扰对抗手段的机动目标的跟踪问题),基于结构随机跳变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反干扰信息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干扰环境的随机剧烈变化,适时地辨识干扰环境的当前状态,并作出相应的决策来优化和利用系统的资源(例如传感器的优化重组、信息融合算法的转换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扰对信息处理精度的影响.以有效地提高信息优化处理的精确度.在本文中就该方法的性能与其它算法做了仿真比较,其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8.
本文分析了1981年4月27日的一个特大高能爆发。它在硬X射线(HXR)、γ射线和微波(MW)记录上显示一一对应的多脉冲结构。文中讨论了这些脉冲的寿命、时延与HXR的能量、MW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时延量与湍动加速所预期的值相符合。提出了各脉冲期间的谱呈软→硬→软的演化,可能是由高能电子受到加速的看法。还对产生HXR的高能电子的谱指数、电子总数和MW源区的磁场也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309.
本文计算、分析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在日冕中传输时激发的等离子体尾场的效应,认为耀斑电子的高能成份激发的尾场,能够加速低能耀斑电子,低能耀斑电子的能量增值可达几十keV至上百keV,这种尾场加速将软化约100keV以下的能量范围内(探测阈之上)的耀斑电子能谱。结合考虑尾场效应,本文提出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从加速区到形成电子事件之间的能谱演化模式,说明了太阳纯电子事件的双幂律电子能谱和太阳质子-电子事件的单幂律电子能谱的形成,认为两类事件的电子能谱差异为耀斑电子日冕传输中不同程度的尾场效应所致,前者尾场效应弱,电子能谱呈双幂律,后者尾场效应较强,电子能谱为单幂律谱。   相似文献   
310.
电子阻尼的增进——局部激励应变的补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以压电陶瓷片为作动和测量元件,构成速度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的“电子阻尼技术”之所以不能大幅度增加结构阻尼的原因。提出了“局部激励应变补偿”和把通常的微分负反馈改为低截止频率的惯性环节正反馈的控制新方案。压电悬臂梁的实验表明,它们能使结构模态阻尼比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