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96篇 |
免费 | 1759篇 |
国内免费 | 98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728篇 |
航天技术 | 1286篇 |
综合类 | 913篇 |
航天 | 16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2篇 |
2023年 | 370篇 |
2022年 | 403篇 |
2021年 | 410篇 |
2020年 | 427篇 |
2019年 | 401篇 |
2018年 | 289篇 |
2017年 | 322篇 |
2016年 | 368篇 |
2015年 | 368篇 |
2014年 | 446篇 |
2013年 | 380篇 |
2012年 | 438篇 |
2011年 | 448篇 |
2010年 | 412篇 |
2009年 | 440篇 |
2008年 | 401篇 |
2007年 | 394篇 |
2006年 | 298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73篇 |
2003年 | 260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159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242.
243.
244.
245.
权威真相源不仅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实施的核心要素,也是"数字工程战略"的关键环节。对权威真相源构建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对权威真相源进行了定义和分析,设计了权威真相源的构建目标和原则,构建了权威真相源的架构和业务流程,并对构建权威真相源的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民用飞机预研论证的业务流程、专业模型和基础模型,最后通过民用飞机预研论证验证机的案例研究,证实了权威真相源构建技术的可行性。民用飞机预研论证权威真相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工程的组织性,提升协同设计效率,同时能够提高模型和系统设计的重用性,减少系统工程实施的复杂度,缩小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246.
247.
解决了褶皱结构成形时相邻的平行四边形平面元素之间连接区棱的修圆半径值预测问题。把毛坯模拟成薄板,定义了平行四边形平面元素的边界条件,采用能量法导出挠度和力函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利用积分-差分法实现其数值解,并提供计算结果和分析应力-应变场。采用的计算方法可用于研究毛坯的刚度参数和工艺参数对褶皱结构的形状影响。 相似文献
248.
为了获得脉冲爆震发动机的飞行性能参数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在应用最小G ibbs自由能理论建立求解爆震燃烧的平衡成分及其浓度、平衡参数的基本关系式,据此对爆震波特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进气道和尾喷管建立了一定飞行状态下的多管自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理论性能计算模型,对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性能随飞行高度、速度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的状态下,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同时模型也考虑了加入尾喷管对性能的影响,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性能分析与理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9.
黏性对高压空气弹射装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压空气弹射装置中,气体黏性流动造成的内耗散和沿程损失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合高压下空气黏度公式,重点考虑低压室内的黏性流动,得到了未充分发展黏性流体在非定常状态下的能量损失计算方法。基于高压空气真实气体效应分析,建立了考虑气体摩擦的高压空气弹射内弹道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对比结果表明:气体摩擦效应对快速、瞬时过程造成的干扰量较小,对象宏观特性变化不大,低精度系统中可忽略不计。通过对结果的规律性进行探究,发现摩擦效应降低了有用功的转化率,减缓了气体膨胀速率,造成低压室压力的非均匀分布、高压室到低压室的质量流量波动和弹体初始时刻的碰撞。 相似文献
250.
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三维湍流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预测,冷却工质为氢气,其密度、导热系数、动力粘度随着温度和压力而变化,通过两种优化方案来改变推力室冷却通道的深宽比。方案一为保持冷却通道的深度及肋宽不变,通过改变推力室壁面通道个数来改变通道的深宽比,方案二为保持通道数目不变,通过增加或降低通道高度来改变通道的深宽比。以此计算在不同通道深宽比下推力室壁面的传热特性,并进行了优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存在着一个最佳冷却通道个数,使得推力室壁面再生冷却效果达到最佳;在相同质量流量下,降低通道高度能够强化推力室传热,但同时增加了进出口压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