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3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西南航空》2011,(8):34-34
作为2011“文化中国锦绣四川”欧洲行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四川省人民政府向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赠送了四川生态保护画册。赠送仪式上,9000万四川人民向世界发出倡议: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共同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和谐的生存环境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52.
荒原逐羚     
葛玉修 《西南航空》2006,(5):146-150
电影《可可西里》已在全国热播,该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荒原世界,那些血淋淋的藏羚羊尸体让人联想到奥斯维辛焚尸炉弥天的恶臭,而那群凭信念苦撑的斗士则让人们重新拾回了对同类的信心。而几乎同时,在距可可西里不远的青海湖畔,藏羚羊的近亲——中华对角羚正遭遇到更严重的生存危机。人屠、狼祸和生态恶化正让这些美丽的高原精灵迅速走向灭绝。与可可西里一样,一群有识之士也在为这些动物的生存不遗余力,只是这次他们手中拎着的不是冰冷的AK47,而是泛着体温的相机。  相似文献   
53.
绿色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居于重要位置,应深刻认识到它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而并不是排斥经济发展的生态中心主义。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并非坦途,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形势依旧严峻,特别是在资本逻辑的视野下,经济理性遮蔽了生态理性。因此,辩证全面地看待“资本”这一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趋利避害,在通向“美丽中国”的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4.
55.
中部崛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战略举措。其中包括: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交通、信息、电力、水利四大网络体系;构筑富有吸引力的生态文化旅游走廊。  相似文献   
56.
从2007年9月17日开始,乘坐汉莎航空班机的乘客们将能够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生态保护意识的乘客可以通过非盈利合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投资气候保护计划。乘客可以登录汉莎航空首页www.lufthansa.com进行捐款。所捐款项将直接投资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气候保护项目。经过筛选的项目均遵守最为严格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7.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论文在分析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价值和桂林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这对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市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意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8.
京津冀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分析京津冀水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探讨了京津冀统筹管理水资源的新路径,提出了解决三地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从生态美学看科学发展观与人全面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美学理论,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生态审美生存为目的。从生态美学的视野,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论文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了桂西北大石山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进而探讨了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生态观的现实意义,以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