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1篇 |
免费 | 322篇 |
国内免费 | 28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14篇 |
航天技术 | 172篇 |
综合类 | 204篇 |
航天 | 2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272.
目前国内飞机结构疲劳耐久性评定通常采用规范谱和飞机典型设计任务剖面相结合来编制疲劳试验载荷谱,对全机完整结构进行考核,这将耗费巨大的成本和周期,也因此全机疲劳试验成为型号机体结构设计验证最后以及最复杂的一环.对于以经济性为主要研制要求的正常类飞机,为了推进型号研制工作和取证进度,需要缩减全机疲劳试验的成本和周期.在CA... 相似文献
273.
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随飞机起飞-巡航-降落过程中,反复经受内外压差载荷。为研究地空地压差载荷对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中蒙皮和蜂窝之间胶接面分层扩展行为的影响,设计了可叠加压差疲劳载荷谱和压缩疲劳载荷谱的试验装置,对含预埋分层的复合材料蜂窝夹层平板开展了重复载荷试验研究,一组试验施加压缩疲劳载荷谱,另一组试验施加压缩疲劳载荷谱叠加地空地压差载荷谱。破坏试验件的剖切检查表明预埋分层沿垂直于压缩载荷方向在胶接层内扩展。在约80%极限载荷水平的压缩疲劳载荷谱下,分层初始经历一段缓慢扩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加速扩展直至破坏。叠加的压差载荷谱使分层扩展速率显著加快。基于试验构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表明压差载荷作用下蒙皮与蜂窝之间的面外剥离应力是导致损伤扩展加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4.
副翼是民用飞机重要操纵面之一,主要功用是产生飞机滚转力矩,用于改变飞机的航向。现代中大型飞机的操纵系统大都采用伺服作动器-操纵面装置,当操纵面受到铰链力矩时作动器也相应受载。以民用飞机副翼作动筒为研究对象,基于试飞实测数据与主操纵面作动筒载荷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的作动筒载荷事件划分方法。结果表明,该事件划分方法效果理想,较好地反映出了不同飞行事件之间载荷均值的差异。通过对14 000次飞行作动筒载荷历程进行雨流处理,给出了相应的载荷谱及载荷幅值、均值分布直方图,总结出相关分布规律。该疲劳载荷谱及相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实践中的寿命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5.
胶接修复工艺是飞机结构修理的重要工艺之一,为了研究胶黏工艺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规律,探索最佳的工艺参数,本文建立胶粘修复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胶粘修复界面载荷传递进行分析,讨论补片材料、补片厚度、胶层剪切模量和胶层厚度对胶接修复的影响。仿真结果证明补片材料为硼/环氧树脂时,胶粘失效风险最小;补片较厚时,胶接修复效果好,但补片过厚会削弱胶接修复的效果;胶黏剂剪切模量越大越有助于损伤区域的修复,工程应用中建议选用剪切模量较高的胶黏剂;胶层较厚时会增大胶层发生缺陷的概率从而减弱修复效果,建议合理选取厚度较小的胶层。最后提出修复界面的表面处理、复合材料端部的溢胶以及倒角处理均有益于修复结构的载荷传递,缓和胶粘界面应力水平,降低胶层失效的风险。 相似文献
276.
277.
文中通过将某型飞机机身等直段的静强度杆板模型,进行修改来得到动力学杆板模型,与此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单梁动力学模型,为了保证2种模型的动力学相似,根据动力学杆板模型的模态频率和振型,对单梁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对2个模型加载了同样的载荷时间历程,并对2个模型的截面积分载荷进行了比较,并将中间截面积分载荷极值时刻的杆板动力学模型的应力分布和静强度模型加载相同载荷后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在主要模态频率和振型一致的条件下,单梁动力学模型在截面载荷响应和严重情况应力分布方面与静强度杆板动力学模型也有较好的一致性。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采用单梁动力学模型计算动响应载荷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78.
279.
280.
基于统计学原理,采用功率谱密度法推导了飞艇遭遇大气紊流时的纵向突风响应计算公式,给出了飞艇连续突风载荷分析准则,介绍了飞艇连续突风载荷分析方法。采用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对某对流层飞艇进行了纵向突风响应分析,获得了响应量(迎角、俯仰角、俯仰角速度、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的频响函数、突风响应因子和特征频率。根据所得的计算结果,采用飞艇突风载荷分析准则,进行了垂向突风载荷计算,并将突风弯矩的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符合性较好。本方法可作为飞艇突风载荷计算的参考依据,也可用于飞艇突风载荷谱的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