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3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21篇 |
航天技术 | 89篇 |
综合类 | 54篇 |
航天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672.
673.
先进空间运输系统气动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能够自由进出空间轨道、安全返回地球表面、执行天地往返运输任务的航天运输体系。近年来,随着先进动力、新材料、新工艺的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各航天集团开始了新一轮先进天地往返系统的研究,其中大量研究项目针对具备完全可重复使用、可大幅降低运送有效载荷进入太空成本的先进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展开。本文针对这一热点领域进行综述性研究,对不同类型进出大气层飞行器的气动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跨大气层飞行器是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主要载体,认为未来主要以火箭助推入轨滑翔再入和水平起飞水平返回为主要发展方向,两类飞行在气动设计方面有高超飞行器宽域飞行适应性的共性难题,同时在气动-动力一体化化设计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74.
从高超声速飞行器集群"探测-打击-评估"一体化任务需求出发,针对多滑翔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轨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集群再入的协同形式及轨迹规划方案,基于改进序列凸化算法解决了再入总飞行时间的精确控制问题,从而实现滑翔段时间协同。首先,给出了滑翔飞行器集群的协同策略,将求解模型转化为协同时间的确定、协同时间约束下的轨迹规划子问题。将模型中的时间项误差等加入罚函数,提高了协同轨迹求解可行性。引入飞行路径角预设剖面作为软约束,并通过罚函数与信赖域自适应调整,以避免轨迹求解时的振荡问题,提高了序列凸化算法的收敛性。以CAV-H飞行器模型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初值的敏感性低,求解得到的再入总时间可调范围与伪谱法一致,轨迹规划结果的平滑性及计算时间均优于伪谱法。 相似文献
675.
围绕隐身舰载战斗机气动力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深入梳理了有益的工程设计经验,从多目标约束下的起降增升设计、跨超声速精细化减阻设计、全机均衡减载设计等3个方面,阐述了气动力设计在性能、操稳、重量、隐身等多专业强约束下的窄域设计方法。相关分析表明:采用机翼后缘简单襟翼的设计方式、结合机翼三维型面弯扭设计与舵面使用策略优化,能够满足强隐身约束下舰载战斗机的起降升力需求;合理配置座舱位置以及后机身上表面的激波压缩/膨胀波系、优化进气道溢流吸力矢量方向等,能够在不降低机身容积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机身阻力;利用机身下表面与拦阻钩舱门区的修型进行机身反弯设计,能够实现严重载荷状态下的平尾减载。 相似文献
676.
针对采用热电偶耙移位测量环形燃烧室出口温度场 ,指出了因近壁处没有测点给温度场测量结果整理带来的问题 ,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 ,介绍了修正思路 ,并针对带气膜冷却形式燃烧室发展了半经验半分析计算方法。计算和比较表明 :整理温度场试验数据时需对壁面冷却空气的影响进行修正。本文方法用于环形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试验数据整理 相似文献
677.
678.
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熔化炉炉膛控温试验情况。为铝合金液浇注温度的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减少熔化炉控温热电偶的损耗寻找到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79.
68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切削参数优化及其约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削参数优化问题通常是多约束、非线性的,通过对其目标函数进行分析,发现这类问题的最优解通常位于可行域边界上.针对该问题的求解,在约束处理方法上引入了非固定多段映射罚函数法和半可行域概念,并考虑到绝对半可行域宽度导致的不同约束条件难以同步得到满足问题,提出了相对半可行域设置方法,即将半可行域宽度与各约束许用值的相对误差相对应,应用于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切削参数优化,并通过实例计算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