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2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航空   2087篇
航天技术   488篇
综合类   318篇
航天   3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前炉内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数值模拟中多半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和单流体无滑移模型,这些模型都难以完整地给出三维空间内颗粒速度,浓度,湍流度分布的信息。主采用双流体-轨道模型(颗粒相连续介质-轨道模型)对一个四角喷燃模型炉内三维湍流两相流动及煤粉燃烧进行了模拟。此模型基于欧拉气相方程组、欧拉颗粒连续方程组和动量方程组以及拉氏颗粒能量方程和质量变化的方程,并使用k-ε-kp两相湍流模型,EBU-Arrhenius湍流燃烧模型,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煤粉颗粒的水分蒸发,热解挥发模型和焦炭燃烧的扩散-动力模型等。热态模拟中,为了减小为信散造成的影响,采用了扭转坐标法(将坐标扭转一定的角度使之与煤粉射流方程一致)。为了检验数值模拟,采用三维相位移普勒测速仪(PDPA)对于冷态模型炉内湍流两相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两相速度,湍流脉动及颗粒浓度的分布。分别对冷态模炉内两相流动和热态模型炉内三维两相流动和煤粉进行了模拟,冷态两相流动的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报的两相流场是合理的,热态模拟的结果给两相速度,气相温度、组分浓度及壁面热,显示出靠近出口处气相速度和温度分布不对称,造成一个局部高温区。  相似文献   
962.
改进油流显示法研究层流和湍流下绕椭球分离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改进的油流显示法研究和对比了层流和湍流状态下绕椭球流动的表面摩擦力线结构 .实验中观察到 ,椭球表面摩擦力线在层流和湍流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只看流动对称面一侧 ,在层流状态 ,Re=1 .4× 1 0 6,迎角为 3 0°和 2 0°时都有三条分离线 ;而湍流状态同样实验条件下只观察到两条 ,并且分离线的位置推向下游 ,二次分离线长度也大大缩短。实验还观察了物体表面颗粒状突起对表面摩擦力线的影响 .层流状态下 ,雷诺数为 1 .4× 1 0 6时 ,分离线附近的颗粒状突起会显著影响分离线的形状 ,当雷诺数减为 0 .9× 1 0 6时 ,颗粒对分离线只有微弱的影响 .实验观察到的颗粒影响局限在壁面附近。本文用涡相互作用对之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963.
含钾盐的NC/TMETN基钝感双基推进剂火焰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单幅放大摄影法研究了含钾盐消焰剂的NC/TMETN(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基钝感推进剂的火焰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的钾盐导致该类推进剂的火焰结构各不相同,含有机钾盐KD的推进剂的火焰结构保持了平台双基推进剂火焰结构的特征,而含K3AlF6的推进剂却有着安全不同的火焰结构。由此可发现K3AlF6使得推进剂平台燃烧效应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4.
多股射流横向喷入有约束管流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涛  Adler W  Specht E 《推进技术》2002,23(2):89-95
用基于控制体的有限差分方法对一排射流横向喷入管流的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以建立流场温度分布和上游流动条件及几何参数的关系,可变的参数包括:喷嘴直径,喷嘴数,圆柱管半径,射流与主流的体积流量比,温度比和动压比,结果发现,动压比,喷嘴个数和喷嘴间距是三个重要变量,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函数拟合,发现射流喷射深度与动压比除以喷嘴数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对数函数很好地描述,给出了适用最佳混合的喷射深度和喷嘴间距,提出了可用于结构实设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965.
关于两方程湍流模型的考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在主流区或远壁区用两方程模型,近壁区用代数湍流模型的思路,即所谓的“双层”模型概念。通过对平板湍流附面层的计算表明,这种分层计算措施获得的速度分布、壁面剪切力较单纯应用低雷诺数两方程湍流模型时的结果准确。对非均匀来流条件下90°弯管内高湍流度流场的计算表明,双层模型可获得更加准确的速度分布。从而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层计算措施是有效的,可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966.
圆光栅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精密、自动化、动态测量的光栅检测仪,测量光栅盘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8”。该仪器采用了高回转精度的空气静压轴承及多头均化技术,减小了参考盘刻划误差的影响,同时,采用了计算机系统控制测量过程,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测量,检测结果和误差曲线由打印机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967.
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湍流流场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非交错网格的SIMPLE方法,对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气相燃烧的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湍流模型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平均化学反应速率采用涡旋破碎模型(EBU)计算,对EBU模型的缺陷作了讨论。差分网格采用分区方法生成,计算时对整个流场进行分区迭代直至得到收敛结果,数值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68.
为了分析湍流流动中流体微团所受作用与流动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槽道湍流边界层中通过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拍摄流向-展向平面流场,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方法提取湍流流动中不同尺度的含能结构。采用矢量象限组合分析方法,将流场中流体微团所受作用分为肿胀作用、弯曲作用和旋转作用。结果表明:流动结构变化机理与这3种作用相关;肿胀型条带间流体微团受到的主要作用是弯曲作用,在弯曲作用下直条带会弯曲,弯曲条带在肿胀作用下汇聚成肿胀型条带;随着流动结构尺度减小,旋转作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69.
带锯齿形叶冠叶片接触应力计算及静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接触面位移收敛的特点,采用“位移提取法”计算锯齿形叶冠接触面的接触应力,在面网格尺寸为0.202 mm时可以得到准确的接触应力,最大值为453.48 MPa。分析了带冠叶片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力水平和扭转程度,发现随初始安装紧度的增加应力水平增大,随离心载荷的增加叶片的扭转角度增大。根据接触面施加载荷与扭转角度的关系,得到了叶片的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由于压缩刚度远大于扭转刚度,所以叶身应力制约接触面应力。提出以叶冠平均挤压应力不大于40%的名义屈服极限、叶片当量应力不大于75%的名义屈服极限作为静载荷强度判断准则进行静强度分析,初始安装紧度为0.127 mm时的带冠叶片模型可以满足该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970.
新型高低速流统一算法及其叶轮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雪松  顾春伟  徐建中 《航空学报》2007,28(6):1334-1338
 对于可压缩/不可压缩混合流动或高低速混合流动问题,目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基于Roe格式及预处理方法,提出了全速度Roe格式。全速度Roe格式是将Roe格式与低速Roe格式通过一个与本地马赫数相关的函数联合而得到的。与标准Roe格式相比,对亚音速流动,全速度Roe格式中声速对数值耗散的影响随着马赫数变化而变化。与预处理Roe格式相比,全速度Roe格式简单易于实现,而且没有计算稳定性的限制,不需要采用全局截断处理,从而在理论上对高低速流动具有一致精度。事实上,全速度Roe格式意味着可以通过直接改变Roe格式的非线性特征值,解决可压不可压流动统一计算精度的问题。这是对统一算法的新观点。数值模拟表明,全速度Roe格式具有与预处理Roe格式一样的激波捕获能力、极低速流动准确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