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4篇
  免费   1217篇
  国内免费   328篇
航空   2541篇
航天技术   642篇
综合类   553篇
航天   1013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一种新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不同升温速率下DSC研究了E51环氧树脂与DIA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固化工艺、固化交联反应动力学参数及树脂体系的耐热性,利用FTIR方法计算了体系的固化度。通过分析确定了树脂的固化工艺,采用Kissinger、Ozawa法计算出树脂表观活化能,其均值为87.02kJ/mol,结合Crane公式求出反应级数为0.93。采用扭辫法测得玻璃化转变温度Tg=178℃。热失重曲线表明,体系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64℃。  相似文献   
302.
导弹在大攻角再入飞行过程中,偏航通道和滚动通道存在着气动交连耦合,当耦合影响较大时,采用传统的把耦合项当作随机干扰的办法来处理,容易造成系统失稳。因此采用基于H∞混合灵敏度解耦控制的方法对通道间进行解耦,对于H∞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获得,并推导了H∞混合灵敏度标准型的建立过程和遗传算法优化加权函数的步骤。应用该方法,对导弹大攻角飞行过程中通道间的解耦控制进行设计。仿真表明,对参数不确定性的耦合系统,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解耦性和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3.
月面软着陆探测器地面力学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月面软着陆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携带有效载荷实现在月球表面的安全着陆,其经历的主要过程包括发射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段、着陆段和月面工作段。软着陆探测器面临的月球环境比近地轨道卫星复杂得多。为提高软着陆探测器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充分的地面试验,验证软着陆探测器的设计合理性。文章分析了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在各飞行过程中面临的力学环境,分析了力学环境对探测器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效果,提出软着陆探测器需完成的地面力学试验项目,设计相应的试验方法,并给出确定试验量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04.
卫星编队飞行精确动力学模型与三维定位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来兴  车汝才 《宇航学报》2008,29(3):831-837
提出采用精确动力学模型应用多颗编队飞行小卫星实现三维定位系统(电子侦察卫星)。为此,首先应用运动学和动力学两种方法建立精确动力学模型和摄动方程,然后进行数学仿真和队形变化的分析,最后讨论位置保持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编队飞行三维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不受纬度影响,而且可以实现全球同时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305.
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卫星星历校正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制约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卫星的速度精度。而现有的卫星测控手段,普遍很难获得高精度的同步卫星的速度。研究了同步卫星的轨道变化,结合卫星动力学模型和干扰源定位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星历改进技术,为干扰源定位系统提供适合定位用的同步通信卫星星历。  相似文献   
306.
范新中  肖耘 《宇航学报》2004,25(5):479-483
为适应载人航天逃逸飞行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高可靠性的钩式解锁机构,应用于火箭整流罩的纵向分离面处。它的研制成功,新增了一种具有高可靠、低冲击、可设计性好的结构形式。对机构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得到了初步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07.
神舟飞船逃逸救生分离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神舟飞船建立了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大气层内逃逸飞行器与返回舱分离过程中前、后体气动特性,对不同马赫数、前体攻角、前体与后体滚动角,计算前、后体的相对运动,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后体是否飞离前体尾流区,为飞船应急救生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8.
如何有效利用翼伞系统自身的可操作性来规划归航轨迹,一直是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近来,分段设计的方法以其计算简单、轨迹可知和工程实用的特点而备受关注。从六自由度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入手,分析了翼伞系统飞行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模型。然后详细介绍了一种分段优化设计翼伞轨迹的思想和各阶段的特点,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9.
结构动力学模拟试验计算机测试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结构动力学模拟试验计算机测试系统的原理及技术演变过程,对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10.
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整流罩分离过程中弹射筒分离力的工程估算方法。认为弹射筒达到最大压力后,力-位移关系近似符合等温变化规律。由此可根据地面小车试验的力-时间曲线,通过MSC.ADAMS建模分析获得弹射筒的力-位移曲线,以及整流罩的相关分离参数。整流罩分离地面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