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1035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3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分析计算了作动筒内摩擦力、延伸出口锥端面密封摩擦力、大气压力及喷管中燃气压力对双节套筒式延伸喷管展开特性的影响,其分析计算方法对双节套筒式延伸喷管设计及展开时间预估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2.
双节套筒式延伸喷管运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质心运动定理对双节套筒式延伸喷管的展开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然后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可得到延伸出口锥的轴向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及展开时间,并以单节套筒式延伸喷管为例;计算结果与试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43.
杨弘炜  李椿萱 《航空学报》1994,15(11):1283-1290
提出一种模拟三维粘性流动的显小多重网格算法。该算法以Ni与Johnson所提出的二维多重网格技术为基础,采用MacCormack显式格式结合空间变时间步长推进,分别在细、粗网格层上对雷诺平均N-S方程进行交替求解。在多重网格计算过程中,以最细网格层上新、旧迭代解来近似通量的时间导数。建立了新的多重网格迭代格式。该格式避免了Ni的原型格式对Jacobian矩阵的附加计算。从而节约了大量机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收敛速度。应用所建立的算法模拟了非轴对称二元收缩、扩张长喷管的内部流动,并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相吻合,表明所建立的算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44.
多管脉冲爆震发动机共用喷管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速率基元化学反应模型和二维迎风型TVD格式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形式的共用喷管设计对多管PDE非定常流动的影响,化学反应模型采用H2/O2/N2的11组分23步反应.数值研究的结果表明:共用喷管对多管PDE中流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单管点火的情况下,爆震波传播过程中由于喷管内表面作用产生的反射激波回传有利于旁通爆震管的起爆,喷管可以改变点火爆震管封闭端的压力变化历程,收敛扩张喷管的多管PDE封闭端的压力高于收敛喷管和扩张喷管;共用喷管使得各个爆震管的起爆和运转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设计合理的共用喷管对优化多管PDE的性能和保证PDE协调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5.
不可调固冲发动机在飞行中常处于非设计工作点,为改善该类发动机工作性能,目前大多采用燃气流量调节法.若同时调节冲压喷管,则可大幅改善固冲发动机的适应性.基于一维气动理论,建立了可调冲压喷管变流量固冲发动机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其工作特性.分析表明,与不可调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可调固冲发动机相比,可调冲压喷管变流量固冲发动机具有工作域大、阻力低、溢流少、进气道总压损失少及比冲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746.
带喉道注气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流场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欣华  王强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9):2078-2084
通过对带喉道注气控制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流场计算研究,分析了喉道注气对喷管内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落压比(NPR)下,随着二次流压比(SPR)的增大,喷管推力系数和流量系数均减小,其中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低于2%,而对喷管流量系数的影响可超过15%.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喷管扩张比和调节片长度对喉道控制效果的影响,得到研究范围内相对较好的喷管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47.
隔热屏位置对矢量喷管红外特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友宏  刘宇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7):1437-1442
建立了包括加力燃烧室隔热屏在内的轴对称矢量喷管内外流一体化流场计算模型,重点研究了某涡扇发动机隔热屏位置对矢量喷管扩张段壁温及通过矢量喷管喷口发射的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密度求解器求解包含隔热屏在内的矢量喷管内外流一体化的跨声速流场、温度场和质量分数场是成功的;随着隔热屏覆盖喷管收敛段的长度增加,喷管扩张段壁温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规律,存在一个最佳的隔热屏位置.最后利用作者提出的离散净辐射法,编制程序计算得到了隔热屏位置对通过喷管喷口发射的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48.
雷金春  金捷 《推进技术》2009,30(1):63-66
在设计工况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扩张段不同射流缝几何结构的激波诱导轴对称气动矢量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流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在扩张段有一个主分离涡与一个旋向相反的射流角涡及次流与出口截面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回流区。周向角,射流缝距出口截面轴向距离和轴向角是射流缝结构优化的三个关键参数,周向角为45°,射流缝距喷管出口截面轴向距离为19 mm,次流注入方向与主流方向相反时产生大的有效矢量角。  相似文献   
749.
塞式喷管热试实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气氢/气氧为推进剂,对三单元直排塞式喷管发动机进行了热试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介绍了实验系统及实验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参数,给出了实验参数测量结果、实验照片和数据分析.数值模拟研究了塞式喷管的流场特点,数值预示了实验塞式喷管发动机的高度特性曲线.无再生冷却塞式喷管发动机采用耐烧蚀材料钨渗铜加工内喷管和燃烧室内衬,碳钢材料加工塞锥.使用爆震波点火器点燃多个单元推力室,成功进行了热试实验.在2个压比下获得了塞式喷管性能数据,实验表明,塞式喷管具有良好的高度补偿能力和较高的喷管效率.在CNPR=50附近,效率达到92%~93.5%;在CNPR=350附近,效率达到95%~96%.预计在设计点的效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750.
线性塞式喷管外流干扰数值计算与冷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由塞锥截短率为25%的线性塞式喷管和升力体构成的塞式喷管运载器风洞冷流试验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结合试验测量结果,研究了不同高度(压比)下外流对线性塞式喷管流场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流干扰导致线性塞式喷管内流过膨胀和横向侧流强度增加,并影响塞锥底部气流的受限流动;低空工况下外流的存在造成塞锥壁面和底部压强降低以及运载器底部阻力增加,喷管性能损失较大;高空工况下塞锥壁面和底部的压强已经不再受外流的影响,喷管性能损失较小,主要由运载器底部阻力损失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