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8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61篇 |
航天技术 | 62篇 |
综合类 | 64篇 |
航天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直升机应急气囊充气及冲击着水过程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急气囊充气展开过程以及直升机应急气囊冲击着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充气速率下气囊展开过程中内部压力分布情况,并根据气囊内压力变化规律,将气囊充气展开过程分为线性膨胀、深度膨胀和过度膨胀3个阶段,其中最大安全压力可为智能化充气控制提供阀值选择依据。同时,冲击着水受力状态和速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一致,可以用于应急气囊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12.
113.
地效翼船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一大技术性难题:起飞过程中升阻比较小,使得船身无法快速抬离水面。基于以上问题,根据船身理论、机翼设计理论和冯·卡门入水冲击理论等,设计一种应用于地效翼船的水橇,利用CATIA对水橇进行三维建模,并使用FLUENT软件对该水橇进行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橇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着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其升阻比呈抛物线趋势,在攻角为5°左右到达最大值;相对其他来流速度,水橇在来流速度2m/s时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升阻比更大。 相似文献
114.
闫海青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6,13(1):12-16
本文论述了激光散斑法层析再现三维温度场的原理,提出了非像面散斑测量三维温度场的方法,并测定了水介质恒定温度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具有环境要求低、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非接触式光学测温方法。 相似文献
115.
116.
核动力厂燃料组件转运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系统结构的可靠性对确保燃料组件安全至关重要。为了解运行过程中系统的振动情况,建立了考虑水影响的梁-小车+刚性杆-质量+弹簧+阻尼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了系统的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算法计算了小车在不同行走速度下系统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运行过程中,小车行走速度越小系统振动越弱,相对越平稳;由于静变形,即使小车行走速度很低,吊篮仍会承受一定的横向力作用,需注意吊篮薄弱部位的强度;导轨支撑附近位置为吊篮的相对危险位置,必要时可以在此设置监测点以保证燃料组件安全。 相似文献
117.
明冰积冰过程中冰层表面会覆盖一层薄水膜,水膜在冰层表面流动和传热,水膜蒸发会引起质量和能量传递,对积冰相变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水膜蒸发对积冰的影响,在已有三维积冰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明冰积冰过程中水膜的蒸发,建立了考虑水膜蒸发的三维积冰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积冰计算程序。选取NASA提供的典型算例,模拟了明冰积冰条件下NACA0012翼型的积冰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NASA试验和数值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膜的平均蒸发量为1.5g/(m~2·s),蒸发吸收的热量占总传热的35%。与不考虑水膜蒸发的计算结果相比,本文得到的积冰量和冰形都与试验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说明三维明冰计算中考虑水膜蒸发是有必要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8.
为研究宽广温度范围内镁基水金属燃料/水反应特性,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镁/水和碳/水两个主要反应的镁基水反应金属燃料/水反应模型,其中镁/水反应在不同温度段分别采用动力学和扩散分段控制,镁/水扩散燃烧模型考虑部分氧化镁在镁液滴表面凝聚;碳/水反应为反应动力学控制,反应动力学模型依据阿仑尼乌斯公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燃比和镁含量对燃料/水和镁/水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水反应特性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在保证一定燃料自持燃烧温度的基础上,提高镁含量,选择合适的水燃比,有利于提高燃料/水的反应特性,促进燃料/水反应快速、充分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