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航空   1287篇
航天技术   283篇
综合类   201篇
航天   33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91.
激波聚焦诱导气液两相爆震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以激波聚焦和增加障碍物方式诱导煤油-空气气液两相爆震燃烧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脉冲爆震发动机(PDE)中气液两相流的喷射、雾化、掺混过程.研究发现环形爆震波在爆震管凹腔内经过反射、汇聚后能够引燃可燃混合物.而在障碍物处,激波的反射和再反射聚焦能够形成高温高压点(2700K,25MPa),产生局部爆炸,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脉冲爆震燃烧(波面速度为1900m/s,温度为2 950K),有效地缩短由缓燃向爆震转变(DDT)距离至0.45m.  相似文献   
292.
文章选择行波法和非谐振微扰法分别作为色散和耦合阻抗的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冷测系统。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慢波结构样品进行了冷测验证,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93.
张正树 《红旗技术》2000,(2):32-33,37
综合应用重力分离原理和位差-油层厚度控制法,治理空气压缩站的污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实现了油水气的完全自动分离,达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94.
扭剪法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利用扭剪波测试土样剪切波速的新技术,并且从理论上证明对于圆柱形试件,当扭剪波的频率小于所测试件的第一阶扭转截止频率时,所测得的波速就是材料的真实剪切波速.根据以上原理,用扭剪振动模式的压电陶瓷复合材料开发出扭剪波传感器.用该传感器对有机玻璃棒剪切波速的测试结果表明,测试剪切波速与材料真实剪切波速的误差仅为1.2%,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及测试装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95.
296.
用氢气泡法显示了两种大涡,即平板起动涡和细干扰线在圆盘前诱发的大涡的内部流动结构。它们的轴向流,涡核的孤立波,以及向破裂的演变。  相似文献   
297.
何晓 《成飞情报》2001,(3):12-17
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标准中有关氢脆的规定,统计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探讨了内在原因,对于理解除氢工艺规定的合理性,正确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98.
赵经文 《宇航学报》1994,15(4):31-34
文中计算了铝板受撞击杆未穿透撞击时弹塑性应变波沿板面的传播,并与实验结果相验证。结果表明,板不太厚时,计入膜力和剪切的板弯曲理论和三维分析的结果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模拟杆的撞击计算时取其直接被撞部分的板具有击杆的速度和动量,其余部分为静止。板内剪切、弯曲和中面变形三者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可以假定为不相耦合。实验中,用气炮射击铝杆,击中板后,用应变片,动态应变记录仪记录板面不同位置的应变历程。  相似文献   
299.
介绍了作者研制的重力波检测实验装置的组成,功能和接口电路。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检测准确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00.
从能量耗散、工作温度两个主要技术指标角度介绍了典型低温光子传感器;从空间制冷机的寿命、所需要的电能分配、质量和防振要求等主要方面介绍在进行航天器低温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从工作温度,制冷量和效率等技术指标角度介绍国外空间低温制冷机的发展状况、发展动态和关键技术研究计划;最后介绍国外空间探测的一些实验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