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9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航空   1348篇
航天技术   343篇
综合类   285篇
航天   65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机脉位序列调制的脉冲多卜勒引信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新型的噪声脉中多卜勒引信,即随机脉位序列调制的脉冲多卜勒引信,给出了其原理实现框图和随机脉位序更调制码的产生方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研究了它的抗干扰特性。分析表明,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同时不会出现距离速度模糊,是一种较佳的脉冲多卜勒引信。  相似文献   
22.
吕蓉  曹志刚 《宇航学报》2005,26(6):682-686,742
为提高卫星ATM(异步传递方式)网络星上缓存资源的利用率,针对利用上层协议重传的非实时数据业务,采用跨层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缓存管理优化方案—错误信元尾丢弃(ECTD)。它把信道误码引起的错误信元及后续的属于同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无效信元丢弃。以早分组丢弃为基础,进一步建立了采用ECTD和不采用ECTD的分析有效吞吐量的数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ECTD具有优化缓存管理、提高有效吞吐量的作用,而且信元错误率和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越大,ECTD对有效吞吐量的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23.
星载SAR模糊特性及其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元藻 《上海航天》1997,14(4):50-57
分析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产生模糊的机理及其与系统参数的关系,叙述了在宽广可视观测带曲,达到较好图像模糊度特性的优化设计原则,并提出了星载SAR模糊性能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4.
鉴于传统故障诊断技术在飞机发动机故障诊断中不能较好吸收人类经验的缺点,文章运用模糊推理技术,模拟专家的故障诊断推理过程,建立了某型军用飞机发动机转速摆动故障的模糊故障诊断模型,并运用模糊神经网络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吸收维护人员的故障诊断经验,对故障原因可做出准确判断,训练完成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实现模糊模型的故障诊断功能,解决其不能自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结合ISO/IEC1117标准中的相关规定,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PDM标准数据元的设计.从分析PDM数据元来源入手,通过绘制PDM系统对象类图,整理出PDM领域的数据元名称,对每个数据元进行了表示层和语义层上的详细规范,形成数据元目录集(即数据元字典).最后注册管理机制把数据元字典动态地管理起来.PDM标准数据元可为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分类编码和PDM系统选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对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价是进行系统决策的前提和重要依据,在研制和使用系统时,都要对其进行评价,以便为选择研制方案或使用策略提供支持。指出了概率和统计理论在综合效能评估问题研究中的不足。定义了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的武器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效能评估的基本过程并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7.
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模糊聚类技术确定系统的模糊空间和模糊规则数,利用BP算法调整模糊神经网络的权系数.应用该模型对某飞机模型做俯仰-滚转耦合运动的非定常气动力进行了辨识.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计算速度快,辨识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用模糊聚类技术可以解决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辨识问题,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用于复杂机动飞行的非定常气动力建模.  相似文献   
28.
于源  姜歌东  王小椿 《推进技术》2002,23(2):139-141,149
为消除因叶轮型线设计数据点的拟合误差所产生的不光顺现象,通过快速迭代算法反算控制顶点,插值得到叶片型线并生成叶片工作型面,在能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曲率的目标函数,对叶轮型线进行光顺,为五轴数控加工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该方法已在自行设计的叶轮CAD/CAM系统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9.
董玉锋  吴长春  黄茂光 《航空学报》1991,12(11):584-591
 本文通过引入单元内位移和优化处理的单元应力场,以计入剪切变形的板弯曲能量泛函为基础,导出适用于厚、薄板分析的四边形杂交应力元。内力场和内位移的合理选择避免了单元零能模式的出现、避免了解的剪切自锁现象。该优化单元显示了较好的通用性和收敛性。对关于剪切自锁的RCI判据提出了反例、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0.
关于风洞中用尖劈和粗糙元模拟大气边界层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尖劈和粗糙元广泛地应用于风洞试验中的大气边界层模拟,该技术成功模拟了不同地貌特征的平均风速和湍流度剖面。随着风工程研究的深入,了解尖劈和粗糙元模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准确地模拟各种大气边界层湍流功率谱和尺度特性。试验表明:尖劈利用其迎风平板的分离流产生湍流涡旋,迎风板的宽度决定了涡旋的大小和湍流脉动强度,同时迎风板阻塞比沿高度递减产生近似线性的风速剖面;粗糙元用于模拟实际地面的摩擦效应,调整平均风速和湍流度的剖面分布。遗憾的是,尖劈下宽上窄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该技术模拟的湍流功率谱和积分尺度的高度变化律与实际大气边界层相反。基于对模拟机理的认识,异型尖劈上部形状有助于模拟大比例模型试验要求的湍流风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