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7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航空   1421篇
航天技术   501篇
综合类   300篇
航天   72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耦合飞机刚体六自由度运动,考虑飞机结构气动弹性变形,基于全湍流Navier—Stokes方程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离散阵风作用下弹性飞行器气动载荷与飞行姿态响应的数值模拟技术。其中模态空间中结构动力学方程以及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分别采用四阶R—K进行时间推进求解,采用RadialBasicFunction(RBF)技术进行气动/结构数据耦合。对应飞机姿态以及弹性变形采用RBF与TFI组合模式的动网格方法进行网格更新;以飞翼布局弹性飞机为数值研究对象,研究了离散阵风作用下飞行器的气动载荷响应以及飞行姿态的变化,对比分析了刚性飞行器与弹性飞行器对离散阵风响应的区别,为进一步系统地分析真实飞机飞行品质提供数值平台。  相似文献   
932.
为研究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一隔离段共同工作过程,分析不同模态下燃烧室对隔离段的性能需求,在基于集总参数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计算燃烧室一隔离段流量平衡的临界能量法,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各种模态的隔离段和燃烧室的流量平衡计算,计算在不同的模态下隔离段和燃烧室的一维流动参数,进而获得隔离段的性能需求,计算飞行马赫数4.0到7.0时的临近堵塞边界的最大供油量与隔离段最大激波链长度。结果表明:临界能量法正确有效,能完成燃烧室一隔离段流量匹配计算;高飞行马赫数下的堵塞模态的隔离段激波链长度较长,应作为隔离段的工程设计中所参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3.
飞机操纵面旋转和安定面弯曲模态频率较近时易耦合形成一种速度阻尼特性随高度显著变化的驼峰型颤振。某飞机垂尾颤振分析表明超过一定高度后驼峰型颤振分支阻尼峰值会超过结构阻尼系数,成为临界颤振型,并且随飞行高度增加阻尼峰值迅速增加。针对上述情况采用了三种方案抑制驼峰型颤振,算例表明降低30%安定面弯曲刚度,增加25%结构质量,操纵面旋转频率增加60%以上均能有效抑制高空驼峰型颤振。  相似文献   
934.
The middle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MPRF)and high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HPRF)modes are widely adopted in airborne pulse Doppler(PD)radar systems,which results in the problem that the range measurement of targets is ambiguous.The existing data processing based range ambiguity resolving methods work well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is high enough.In this paper,a multiple model particle flter(MMPF)based track-beforedetect(TBD)method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targe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with range ambiguous radar in low-SNR environment.By introducing a discrete variable that denotes whether a target is present or not and the discrete pulse interval number(PIN)as components of the target state vector,and modeling the incremental variable of the PIN as a three-state Markov chain,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nverts the problem of range ambiguity resolving into a hybrid state fltering problem.At last,the hybrid fltering problem is implemented by a MMPF-based TBD method in the Bayesian framework.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Bayesian approach can estimate target state as well as the PIN simultaneously,and succeeds in detecting and tracking weak targets with the range ambiguous radar.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multiple hypothesis(MH)method in low-SN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35.
线性调频步进频雷达通过脉冲压缩和相参合成的双重信号处理可以获得高距离分辨力,而基于DRFM体制的传统微秒级延时叠加间歇采样干扰形成的假目标间距较大,无法进入雷达检测波门.在间歇采样单次转发干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FPGA时钟周期的纳秒级延时叠加+频率调制的干扰时序设计,可以在真实目标附近形成米级间距分布的多个假目标,...  相似文献   
936.
《宇航计测技术》2013,(6):F0002-F0002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8月,是国防科技工业长度、热学、力学一级计量站,电工、无线电、时间频率二级计量站,先后取得国家校准/检测实验室认可、国家商检实验室认可、  相似文献   
937.
以一个标准直梁为研究对象,应用扫描式激光测振系统对梁进行了模态测量,得到梁的弯曲振动和纵向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光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与传统的传感器测量结果相比,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测量准确度高,可以很好的解决传感器对结构产生的附加质量的问题,尤其适用于轻薄结构的模态测量。  相似文献   
938.
通过在对各种时频测量硬件的搭建,建立一套多台被测原子钟同时与本地频率标准钟比对的测量系统。该系统以数据库服务做为最底层的数据支持,能够实时的监控测量数据,显示当前被测原子钟的频率准确度,并能够在获得了足够的数据之后,计算和显示被测原子钟的日稳和漂移数据和曲线,方便时频计量人员操作,提高了送检原子钟的计量检定效率。  相似文献   
939.
在分析高超声速目标运动对雷达检测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参数估计补偿方法进行目标检测。该方法消除了距离走动及多普勒走动的影响,大大提高了高超声速目标的检测性能。在参数估计时,提出一种回波信号分段参数估计方法,分别对前后两段回波信号进行无模糊多普勒频率估计,然后利用两个不同多普勒频率进行多普勒调频率计算。该方法消除了多普勒模糊现象,避免了模糊因子的估计,减少了计算量,同时降低了对输入信噪比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0.
为研究5000m特大跨度悬索桥的三维空气动力稳定性能,首先实现了考虑竖向、侧向和扭转向三自由度自激力和静风荷载的三维全桥全模态颤振分析方法;其次根据风洞试验获得的气动参数对宽开槽和窄开槽两种方案进行了三维颤振性能分析,并与风洞试验和二维颤振分析结果进行了逐项对比,认为二维和三维颤振分析对于5000m悬索桥有可比性;然后实现了特大跨度悬索桥三维三重非线性静风性能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案进行研究发现5000m悬索桥的动力失稳先于静力失稳出现,静风稳定性能不控制设计.最终研究结论:从三维分析的角度看,中央开槽达到足够宽度的方案与窄开槽但设稳定板的方案都能给跨度达5000m的悬索桥提供足够高的颤振失稳临界风速,并能满足世界上绝大多数台风区的要求,5000m特大跨度悬索桥的设计由空气动力稳定性能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