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853篇
航天技术   146篇
综合类   209篇
航天   3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针对水平悬吊细长体飞行器模拟自由-自由边界模态试验需求,研究了两点水平悬吊系统绕滚转轴刚体模态对细长体飞行器地面模态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方法是建立两点水平悬吊系统的简化力学模型,分析绕滚转轴刚体模态与横向弯曲模态发生耦合现象的机理,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分析了弯滚耦合现象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弯滚耦合现...  相似文献   
862.
同航  许坤波  王良锋  乔渭阳 《推进技术》2021,42(6):1285-1292
航空发动机轮毂比的增加使得处于"截通"状态的管道声模态数目急剧增加,为了提高风扇管道宽频噪声模态识别及分解技术的准确性,需要对管道声模态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以一台单级低速轴流风扇实验台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单级风扇的模态相关性以及声场相关性.进一步结合参考传声器模态分解法和互相关模态分解法,对比了模态相关性对管道进口声功率...  相似文献   
863.
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隔离段是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实现双模态和模态转换的一个重要部件,同时它把进气道和燃烧室隔离开,以防止燃烧室工作对进气道干扰,引起进气道不启动。由于隔离段内流场的复杂性及其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隔离段内的流动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k-ε湍流模型,近壁面采用非平衡壁面函数方法处理,控制方程的离散采用二阶迎风格式,对隔离段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出口反压、来流马赫数等参数对隔离段内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4.
冲击射流广泛应用于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STOVL)等航空航天领域,然而却伴随着流场与噪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笔者采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超声速冲击射流的流场结构和涡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发现在不同的冲击工况下,冲击射流流场结构呈对称和螺旋结构,其瞬时流场的主涡结构也有类似特征,脉动流场在瞬时流场主涡结构的基础上会附加与主涡旋转方向相反的次涡结构,在对称和螺旋两种模态下,由于涡结构的影响,冲击射流的近壁速度存在较强的脉动.  相似文献   
865.
王亚龙  席亮亮 《飞机设计》2021,(3):68-71,76
分析了螺旋桨对自由飞模型的模态特性影响,依据分析结果及试验要求,设计了自由飞模型控制律,建立了考虑螺旋桨拉力及滑流影响的自由飞试验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将设计结果应用于自由飞模型试验当中.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有效地改善了模型的速度稳定性;控制律设计方法有效地辅助了完成了平飞以及转弯失速科目,适用于自由飞...  相似文献   
866.
针对双通道内并联式进气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模态转换过程中分流板高度对抗反压能力及高/低速通道质量流量耦合时的流动特性,得到低速通道工作边界曲线,并使用动网格计算方法验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模态转换过程中随着低速通道反压增大,结尾激波会扰出低速通道并在喉道处周期性振荡,进而影响高/低速通道质量流量分配特性;当结尾激波发生周期性振荡时,反压越大,振荡频率越小,当反压进一步增大时,进气道将出现不起动;随着低速通道关闭程度增大,其抗反压能力减弱,进气道更容易发生不起动。  相似文献   
867.
采用非接触式非侵入式的测量方法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盘振动测量,对发动机研制、试验、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声模态分解的叶盘同步振动辨识方法,在某三级风扇试验器的进气道布置环形声阵列,作为参照并在动叶布置若干应变片,开展升降速试验。分析声压信号的叶片通过频率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对动叶一阶通过频率下的声阵列信号进行声模态分解,结合应变片实测的动叶坎贝尔图,建立主导声模态数与叶盘节径数的映射关系。声场和动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当主导声模态数与叶盘节径相等时,动叶发生共振现象,此时可有效地对风扇叶盘同步振动进行辨识;动叶与前后叶排静叶都存在转静干涉现象,声压信号呈现为窄带宽频,形成声模态离散,造成动叶表现为多模态振动;声压信号是叶片不同振动模态的气动载荷分布的综合反映,具有好的灵敏性和完备性,可实现航空发动机动叶非接触式非侵入式振动测量。  相似文献   
868.
869.
870.
针对多节点InSAR机翼挠曲变形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综合参数辨识的方法对空气扰动影响机翼挠曲变形分层建模。首先,将大气湍流作为InSAR成像工作段的主要空气扰动,并基于Dryden模型分析得出了载机工作高度和速度是影响大气湍流的主要因素,将大气湍流影响机翼挠曲变形建模转换为载机在不同工作状态(高度变化、速度变化)的机翼挠曲变形分层建模。其次,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及悬臂梁变形理论建立机翼挠曲变形机理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结构力学仿真分析获取实验数据辨识模型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与模态叠加原理计算横向位移精度均优于0.6 mm(相对误差0.3%),轴向位移精度均优于0.015 mm(相对误差0.2%)。对实验室搭建的分布式光纤光栅测量系统进行测试,利用模态叠加原理计算变形量来验证所提方法,横向位移精度优于0.3 mm(相对误差1%),轴向位移精度优于0.06 mm(相对误差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