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71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桨叶高阶谐波变距对桨毂垂向载荷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独立桨叶控制技术的桨毂垂向载荷模型。假设桨叶刚体挥舞,采用Leishman-Beddoes(L-B)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和Glauert入流模型计算旋翼气动力,求解桨叶挥舞动力学方程,计算桨毂垂向载荷。分析桨叶施加2Ω,3Ω阶变距谐波后桨毂垂向载荷的变化,总结高阶变距谐波幅值、相位对桨毂垂向振动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独立桨叶控制能有效降低直升机桨毂垂向振动载荷。  相似文献   
92.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是下一代直升机发展的重点构型之一,风洞试验是突破其中关键空气动力学技术、推动该构型直升机从原理验证走向型号研制所依赖的重要手段。文中对国内外共轴刚性旋翼试验设施及相关风洞试验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共轴刚性旋翼升力偏置、流场显示与测量、桨毂减阻、推进螺旋桨和机身气动特性等技术领域的试验研究概况及主要成果。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中国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在风洞试验设备建设、研究能力拓展以及试验结果应用等方向的发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高速直升机的方案日新月异、屈出不穷。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案都要解决导致直升机不能飞得更快的根本原因--气流分布的不对称性所造成的气流分离及激波问题。目前大多数高速方案都采用升力转移来解决这一问题,即从直升机模式由旋翼承担升力过渡到固定翼飞机模式由机翼承担升图示 。本文利用自转状态在相同临界迎角下可以承担更多升力的特点,提出将自转引入升力转移的过程中,并建立了速度与桨盘迎角的关系,研究了从正常直升机模态进入自转状态时的进入速度与桨盘迎角。通过算例说明将自转状态作为升力转移的过渡状态,可以达到减小机翼面积,从而降低机体重量,减小阻力的目的,并证明自转状态应用于升力转移过程中是实际可行的良好方案。  相似文献   
94.
航空动力百年回顾(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涡轮螺旋桨和涡轮轴发动机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简称涡桨发动机 ,涡轮轴发动机简称涡轴发动机。二者都是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前者主要作为军、民用固定翼的中小型运输机和通用飞机的动力装置 ;后者主要用在直升机上。它们各自带动螺旋桨或旋翼 ,组成飞行器的推进装置。由于涡桨和涡轴发动机的原理和结构基本相同 ,所以常合称为桨轴发动机。4 1 工作原理和特点  图 1的上部是涡喷发动机纵剖视图 ,下部则是涡桨发动机纵剖视图。二者主要部件相同 ,都有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及尾喷管 ,因此有着相同的燃气发生器…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所开发的新型桨尖的气弹稳定性分析软件的结构模型、气动模型特点,采用ITR旋翼进行了算例验证,并用25B1.1全尺寸尖削桨叶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软件计算结果合理、可靠,是一个工程实用的软件。  相似文献   
96.
桨尖形状三维变化对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桨尖形状的研究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矩形桨尖到简单直线后掠或尖削或后掠尖削组合的变化;第二层次为桨尖平面形状的曲线变化;第三层次是桨尖形状的三堆变化。着重分析了桨尖下反对旋翼悬停效率、前飞需用功率和桨-涡干扰的影响及改进,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立式捏合机搅拌桨螺旋角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为工具,研究了搅拌桨螺旋角对立式捏合机混合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立式捏合机混合过程的流体运动方程,完成了混合锅内流场的数值模拟,确定了立式捏合机混合性能评价指标,详细分析了搅拌桨螺旋角的变化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表明,当空心桨螺旋角取43°~48°范围内的值时,立式捏合机具有较好的扭矩特性,混合同样体积的物料时单位体积功耗小,同时具有较高的轴循环能力和稳定的剪切特性,混合效率也较好.  相似文献   
98.
《航空科学技术》2006,(1):46-47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直升机桨毂钛合金锻件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锻造结构、尺寸及各项性能指标全面满足新型直升机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
在常用的雷达波频率范围内,军用直升机桨毂系统具有数平方米~数十平方米水平的雷达散射截面,不满足隐身要求。采用具有全反射性能的桨毂整流罩对某共轴式直升机桨毂系统进行屏蔽,在S、C、X、Ku波段,HH和VV极化,仰角-30°~30°范围,使其RCS峰值降低到-10dBm2以下,RCS均值在-11~-18dBm2之间,而对直升机升力影响很小,碳纤维复合材料桨毂整流罩重量约为70kg。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了某型机钛合金桨毂中央件设计改进以提高中央件疲劳寿命,主要阐述了中央件疲劳试验提前失效原因、设计及工艺改进措施,同时阐述了设计改进后的中央件试验考核结果。为钛合金在其它型号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