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82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代飞机、一代材料、一代工艺",请您为我们描述一下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在型号研制、材料和工艺方面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蒲永伟:材料是制造飞机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起着先导和基础作用。以复合材料为例,自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制件中,得到迅猛发展,其应用已由次承力件扩展到主承力件,其应用部位从尾翼扩展至机翼,直至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工程结构(无论是静定的还是超静定的结构)的几何变形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了传统几何作图法的繁琐与不足,提出了建立在逆向思维方式和高等数学基础上的解析方法,比之几何法更中简便,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3.
廖文和  郑侃  孙连军  董松  张磊 《航空学报》2022,43(1):164-183
工业机器人正逐步应用于大型复杂构件的制造与装配领域,其加工稳定性是实现大型复杂构件高精、高效、高质量加工的基础,颤振抑制是实现机器人稳定加工的重要途径。与数控机床单一颤振类型不同,机器人加工颤振主要由再生型颤振和振型耦合型颤振构成,二者共同作用加剧了稳定性解析的复杂度。国内外学者在机器人加工颤振形成机理、颤振预测与控制等方面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机器人加工颤振产生机理尚不明确、稳定性理论解析方法尚不全面、颤振控制技术尚不成熟,工程应用尚未普及,加工稳定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从机器人加工颤振机理、颤振规避方法、颤振抑制方法及加工稳定性应用案例分析4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后续发展方向,可为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加工稳定性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4.
本文扼要介绍了有关文献中在温度变化影响协调误差方面的论点及其应用于分析和解决飞机大部件结合交点的协调问题尚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温滞和伪线膨胀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针对典型协调路线及其伪线膨胀曲线导出综合考虑温差、温滞和温滞差的协调误差计算公式。给定一定条件,把温差、温滞和温滞差的影响区分开,从而揭示它们对协调误差分别的和综合的影响,以便采取针对性强而经济的控温方案和控温技术条件,提高飞机大部件结合交点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5.
新型复杂航空结构件数控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控加工与其他专业的复合加工技术,在新型航空结构件的生产中大量出现,例如复合材料构件、超塑成形钣金件、蜂窝芯体、焊接结构件,也要求其具有精确的曲面外形及孔系。新型飞机为了达到优异的机动性能、飞行性能、轻量化、长寿命、低成本制造等技术指标,对机身结构及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采用最先进、最前沿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6.
读来读往     
A350XWB首飞、首架787-9梦想飞机开始总装、中国大飞机项目从工程设计转为工程研制,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世界航空业迎来了崭新的大飞机时代。本期"大飞机专刊"继续关注和报道大飞机先进技术,以飨读者。本期,封面文章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吴志恩研究员详细论述了A350的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专稿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磊对民用飞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规划技术进  相似文献   
27.
文章论述了在受拉情况下用芒纶纤维对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进行表面缠绕的概念。表面缠绕提供了单向碳纤维纬向破损前必须克服和压紧应力,实验证明它对受冲击构件的开裂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构件的剩余压紧强度,同时由于表面缠绕中纤维含量相对较高,表面材料使构件啬的质量并不多。表面缠绕产生了较好的抗破坏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材料的开发应用开创和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钎焊技术作为特种连接技术的一种,在制造复杂精密结构和新型耐温材料的连接方面上具有独特优势,开展陶瓷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以及新型高温合金等材料及构件的钎焊技术研究将是航空领域钎焊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针对当前轻型自动装配系统数控系统开发过程中周期长、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可实现软件复用,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结合EtherCAT工业以太网和Ethemet技术进行了钻铆系统的集成,并在单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和双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上进行了验证,验证系统可行.  相似文献   
30.
复合材料的应用被认为是飞机减重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无论是电缆等小部件还是卫生间和厨房等大型构件都可通过采用各种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以波音787舷窗的窗框为例,采用复合材料后每个窗框可减重0.45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