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航空   1356篇
航天技术   274篇
综合类   158篇
航天   5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结合某飞机详细地研究了推力矢量对飞机起飞及拉升试验的影响,并对飞机起飞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推力矢量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推力矢量引起的超环量升力对上述性能的影响情况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利用推力矢量与鸭翼相配合在一定控制规律下可使飞机的起飞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考虑了推力矢量引起的超环量升力后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52.
1996年2月15日,在向全世界转播的发射实况的荧屏上,威武壮观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着INTELSATVIIA卫星在发射台上准备出征。然而,火箭在发射22秒后,撞在发射场附近的山坡上,星箭俱毁,发射惨遭失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黑色星期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53.
戴耀松 《推进技术》1986,7(2):96-97
美国航宇局为了给将来的空间站提供先进的技术,使空间站在性能、价格和应用方面的功能最佳,最近制订出推进系统的研制计划.计划包括空间站可用的推进系统部件的研究、评估和研制合同.路易斯研究中心承担:(1)为能在初始工作能力(IDC)空间站中使用的高推力和低推力推进系统提供技术;(2)为马歇尔飞行中心提供试车台试验的模型推进器(样机)和部件.  相似文献   
954.
切油防喘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5.
X—31过失速包线扩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31是用于探索增强战斗机机动性战术优点的研究机,通过利用推力矢量可达到增强战斗机机动性,本文提供了X-31研究计划和飞机的信息,讨论了X-31过失速包线扩展试验及飞机需要进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   
956.
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战斗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实现方法,并从4个方面介绍了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后战斗机性能的提高,最后简要介绍了战斗机推力矢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57.
赵宝凯  李陆豫 《飞行力学》1993,11(3):1-7,91
就推力矢量控制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一些初步结论。同时介绍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58.
未来空战与推力矢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敏捷性和短距起降等影响空战效能的因素入手 ,研究了推力矢量技术对上述影响空战效能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 ,推力矢量技术是未来战斗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59.
960.
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涡扇发动机直接推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进行直接推力控制回路设计方法研究.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UIO)原理建立了涡扇发动机机载模型和推力估计器,UIO通过解耦外界干扰实现了全飞行包线推力的准确估计;提出了直接推力闭环反馈控制的双回路结构设计方案,内环转速控制,外环推力控制,有利于实现各回路控制参数的独立设计.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UIO的模型基涡扇发动机直接推力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对于发动机不同工作点直接推力控制,推力控制误差不超过0.1%,转速控制偏差不超过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