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6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航空   1944篇
航天技术   708篇
综合类   373篇
航天   111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大型挠性充液卫星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带有多个挠性附件和液体燃料贮箱的中继卫星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给出了微重力下小幅线性晃动等效模型基本参数,用混合坐标法描述中继卫星系统的构形,利用虚功原理推导出的矩阵形式的中继卫星动力学模型简洁且具有一般性,适用于许多开链飞行器系统。  相似文献   
82.
论述了空军机场营房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该系统以Autodesk的MapGuide为网络GIS开发平台,实现了对各种机场营房相关信息的即时访问和操作,为机场营房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83.
联合定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联合定轨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对中继卫星系统和编队飞行星座两种不同应用的联合定轨的计算分析,总结出了联合定轨不同于一般传统定轨的基本特点。中继卫星与用户星的联合定轨在精度 上优于传统定轨,并能够降低对地面测量站的测量几何和测站数量的要求。编队飞行星座的联合定轨,能够显著提高星间相对位置的精度,且几乎不受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从而在轨道外推时误差不会扩大。  相似文献   
84.
一、前言新航行系统中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正常运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所管理的空域实施有效的监视。随着监视雷达的合理分布和数量增加,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的逐步应用,可实现所需监视空域的覆盖。由于网络的互连可使独立的各监视传感器集成为一个综合监视系统。综合监视系统是由多传感器组成,因而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将不适应综合监视系统的需要,刮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多传感器多种数据源的信息处理。二、监视系统的集成目前监视系统有一次监现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和新航行系统中的自动相关监视(ADS)、广…  相似文献   
85.
计费功能是网络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功能,如何快速准确的采集到用户的相关计费数据,是实现高效计费功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对IP用户和拨号用户接入方式和适用计费协议分析,提出用SNMP协议命令读写路由器计费相关的MIB值和在网络底层中"侦听-转发"IP数据包的设计思想,进行用户计费数据地采集。在Windows平台上用VC++工具实现了网络计费数据采集功能模块,此模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求最短路和求最大流标号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求解最小费用流的复合标号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一次标号的过程中找到具有最小费用的增广链。该算法具有简单、易行、迭代次数少,而且易于理解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
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比较和研究了相关数据和不相关数据的融合方法,分析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算法:集中式融合算法和分布式融合算法.经过实验证明,执行分布式有反馈融合算法时的效果最好.然后利用该算法,提出了和线性内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利用4种飞机的步进频率雷达的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将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作为证据分别送入传感器进行融合,进行识别研究.实验证明,与单纯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比较,目标的正确识别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88.
介绍研制的一种实用Ku波段扫频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该仪器能同时测量双口网络的4个散射参数及单口网络的复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89.
六端口微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端口技术是从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微波自动测量技术。经过十多年来各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实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系统构成、误差分析等方面均趋于成熟。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微波计量、安全防护和工业在线检测诸部门。由六端口网络组成的自动网络分析仪,可望成为技术性能高的自动测试系统。本文分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六端口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微波测量中的应用;几种常用六端口结的组成及其设计准则;六端口自动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及其测量方法,以及如何评定六端口网络分析仪不确定度等问题,供从事微波计量测试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0.
天上测控站——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文 《太空探索》2001,(1):36-37
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监视控制和信息交换。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都建有不同规模与水平的航天测控系统。初期的航天测控系统主要由航天测控中心、航天测控站组成,后来又有测量飞机和测量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