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航空   1083篇
航天技术   227篇
综合类   162篇
航天   4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钱勇  周凤岐  周军 《飞行力学》2001,19(4):45-48,53
针对三轴稳定卫星进行了正常飞行模式下无陀螺姿态确定算法研究,采用磁强计、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组合获得姿态数据,利用四元数法和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建立了姿态确定估计器算法模型。通过数学仿真证明,此姿态确定算法能够对星体姿态进行较精确的估计或校正,满足卫星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2.
粘流与无粘流的相互作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粘流/无粘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结果。重点在于介绍定常流动中的弱相互作用。首先叙述了弱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可压流动和跨音速流动中粘流/无粘流相互作用的某些正耦合的计算结果。讨论了在分离区附近边界层正方法失效的原因。然后介绍了边界层反方法和适用于带分离的流动中半反方法耦合的粘流/无粘流的相互作用方法。文中也简单地总结了三维情况的应用和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3.
薄壁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为飞机采用交流——直流——交流(AC—DC—AC)方案的变速恒频(VSCF)电源系统设计的一种双余度调压器进行分析和介绍。为了提高VSCF 电源系统的控制可靠性,完善系统性能,提出了交流和直流双通道控制方案。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该调压器各项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5.
离心叶轮出口与无叶扩压器内部流动特性的D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叶轮转速n=1500rpm对应的设计工况下,利用两维数字式粒子图像速度场仪(DPIV)对风机模型从叶轮出口至无叶扩压器区域内部流动状态进行整场测量,在"锁相"状态下获得沿扩压器宽度方向上三个径向面的瞬态速度场、涡量场的分布,并进一步对时均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全面讨论.测量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叶轮出口流动呈现典型的"射流-尾迹"流动结构,其对无叶扩压器内部流动状态具有深刻的影响.旋涡由叶轮叶片表面边界层的粘性切应力产生,并随流动被输运至下游无叶扩压器,然后随着流动的均匀化而逐渐消失.涡量的分布及变化反映了无叶扩压器内部流体相互掺混和能量传递、重新分布从而达到均匀化的过程.随着半径的增加,尽管无叶扩压器内流动在圆周方向亦逐渐趋于均匀化,但沿宽度方向的差距未得到改善,这将导致沿轴向α不变原则设计的叶片扩压器的二元叶片无法避免冲击损失.  相似文献   
26.
无导叶对转涡轮新技术气动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当供新的歼击机发展的需要,推重比10以上的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势在必行,而对于涡轮部件,采用超跨声、大负荷、低稠度、无导叶、大转折角的对转涡轮方案是一个重大的技术措施。它将大幅度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推重比。分析了对转涡轮的优点,引出涡轮气动设计,计算方面的新问题和新概念。设计制造出了试验件,建立了对转涡轮试验台。  相似文献   
27.
现代化的机场在管理和协调机场的各个部门及众多商业部门的运营中 ,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机场要达到“耳聪目明” ,与各家进行顺畅的信息交流并非易事。在 2 0 0 0年中国机场研讨会上 ,国际著名的电信和信息公司SITA以其先进的机场信息系统产品 ,为人们描绘了一个高效运转的现代化空港形象。———共用终端离港系统(CUTE)。这套系统为航空运输业提供了理想的公用平台和基础设施 ,航空公司和地面服务代理公司可以通过它 ,在机场的任何一个位置实时进入各自的IT应用程序 ,机场运营者则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了信息…  相似文献   
28.
近地磁尾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合分析了ClusterⅡ-C1飞船在2001年9月15日飞越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片区的热离子和磁场观测资料。结果表明,约在0340-0440UT时间期间,资料多次呈现出较强的尾向离子流(VXGSM<0),明显的南向磁场分量(BZGSM<0),以及明显的晨-昏向磁场分量BYGSM等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在磁尾等离子体片中,在径向方向XGSE>-18.6Re范围内,可能发生了多次磁重联事件,整个事件持续期约1h。磁重联事件的观测特征与准无(或半)碰撞磁重联理论的基本图像符合一致,因此这些事件应当是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  相似文献   
29.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普通高校,具有军队和航空两大办学特色,具有独特的航空专业资源优势。6月5日上午,长沙航空职院院长朱厚望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对接产业产教融合打造航空职业教育品牌”主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30.
龚东升  顾蕴松  周宇航  史楠星 《航空学报》2020,41(10):123609-123609
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型面固定、活动部件少、结构重量轻,能够为高机动飞行器提供有效的飞行控制手段,但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热喷流的偏转控制规律尚未完全掌握。为了推进无源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的实用化,本文设计研制了适用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耐高温喷管模型,对该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状态下的控制规律进行研究。利用非接触光学显示和测量手段——红外热成像拍摄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主射流流动特性进行研究,获得流动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利用六分量盒式天平测力实验研究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的力学特性,获得推力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型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下主射流连续可控偏转,最大流动矢量角为-12.3°/12.3°,最大推力矢量角为-12.9°/12.8°,控制规律接近线性,不存在主射流偏转突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