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航空   7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中国民航提出民航强国奋斗目标China puts forward civil aviation power objectives2010年2月11日,民航局公布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中国民航将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来的救灾实践,机动通信卫星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最近几年世界发生的几次重大自然灾害都使用了可移动的国际海事卫星的终端。这些设备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海事卫星-A和-C系统,并着重介绍了国际海事卫星-C系统在机动车辆通信、救灾小组通信、边远地区通信、远距离监测与控制以及江河流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地震防灾救灾的不同特点,详细研究了航空飞行器在地震防灾和救灾具体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并对之间的配合、任务分配进行了必要探析,提出只有积极合理地利用航空飞行器、加强合作才能高速有效地进行救援。该研究对防灾救灾中的航空飞行器的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Ameco第一时间调整计划,将救灾飞机的机务保障工作视为首要任务。公司调动各方资源,特事特办,为救灾飞机保障开通绿色通道,争取以最快的速度保障飞机到达灾区。5月12日至25日,Ameco先后派出百名员工执行了国航股份46架次赈灾包机的机务保障。  相似文献   
15.
紫晓 《航天》2009,(5):20-23
2008年5月12日,一场罕见的特大地震震惊中外,以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等科学手段组成的“太空救援队”,为救灾指挥、次生灾害的预防、灾害评估以及灾后重建等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为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信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组织下,在第一时间展开了紧急抗震救灾工作,使灾害以及次生灾害损失尽可能地降低到了最小限度。卫星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汶川地震逐渐离人们远去,大震过后,加强我国航天高科技的发展,构筑我国防灾减灾天基信息保障系统,日益引起专家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及其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6月3日5时34分,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4级地震,造成3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受灾人数达18万多人。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云南省各级部门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为了及时运送云南省领导赶赴地震现场开展抗震救灾指挥工作,6月3日9时12分,东方航空云南公司紧急申请临时加班飞行: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8月20日,风云二号F星在轨正式交付,从此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防和救灾等,将有更强有力的保障。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星作为风云二号03批工程的首发星,也是  相似文献   
19.
对防震救灾中卫星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不断抵御、抗拒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减轻自然灾害。在防震救灾工作中,以卫星为主的空间力量的广泛应用对灾前准备、救灾期间和灾后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地震救灾中卫星应用,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为更有效、更广泛的应用卫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孟别 《航天员》2009,(1):18-23
关于叙事,没有谁比亲历者更有发言权。 作为当事人。来自总装备部·绵阳八一帐篷学校的青年教师何竹,带我们走进了她所见证的地震灾区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