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176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效益是管理中的灵魂,它既是管理中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又是衡量管理中得失成败的最终标准。管理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本文从管理工作的角度探讨管理中的效益和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在仅考虑各点源相位分量变化的前提下,利用合成场原理,运用等相位面梯度分析法,推导出了多点源的诱偏误差公式.以两点源诱偏为例,从两点源的相位差、工作波长和辐射功率,以及ARM的攻击角、分辨角等方面对诱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其结果对诱饵信号的设置和实际部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3.
联合射流控制技术的增升效果和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值模拟联合射流翼型的绕流,研究联合射流控制技术的增升效果和机理.主控方程选为定常可压缩流动的质量加权平均N-S方程和S-A湍流模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联合射流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翼型的零升迎角、提高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联合射流控制技术的增升机理,即通过增加翼型上表面的流速从而增大绕翼型的环量,通过向边界层内注入能量从而延迟翼型大迎角下的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124.
随着雷达对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战无人直升机超低空突防实施抵近支援干扰呈现出特有的优越性。建立了无人直升机干扰雷达数学模型和抵近支援干扰时压制区计算模型,通过实例仿真分析,定量直观地得出电子战无人直升机抵近雷达时干扰效果和作战效能有相应提高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旋转爆震发动机(RDE)壁面的高热负荷问题,开展旋转爆震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气膜冷却的数值仿真,探究气膜出流与爆震波、斜激波和燃烧室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气膜对壁面的冷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爆震波对气膜的压缩和冷却孔的堵塞作用明显,气膜对爆震波整体的传播特性影响较小。受爆震波和燃烧室流场的影响,气膜出流存在周期性的摆动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壁面的冷却效果。在爆震波覆盖的壁面区域,峰值壁温下降程度有限,但时均壁温的降幅超过26.9%;在斜激波覆盖区域,随着冷气量的增加,峰值壁温和时均壁温的降幅超过32.5%和51.3%,气膜对该区域壁面的冷却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6.
不同机载电子干扰条件下的飞机敏感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海方  肖明清  吴华  陈游  葛亚维 《航空学报》2015,36(11):3630-3639
对典型作战场景中雷达制导导弹威胁下的飞机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导弹发射和命中2个方面,建立了远距离支援干扰(SOJ)和自卫干扰(SPJ)条件下的飞机敏感性模型。首先分析了在典型电子对抗措施(ECM)和电子抗干扰措施(ECCM)条件下的雷达探测距离;其次提出了用于评价欺骗干扰的有效时间模型,结合典型制导律,建立了不同干扰条件下导弹命中分析的仿真模型;最后对不同干扰条件下的飞机敏感性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电子干扰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非隐身战机的敏感性,但是对于低雷达散射截面(RCS)或者采用先进抗干扰措施的武器系统而言,电子干扰对飞机敏感性降低的作用有限甚至有害。研究结果对现役飞机通过电子干扰降低敏感性以及对在研飞机的敏感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7.
128.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有效的应用。本文综合研究了该方法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模型,同时指出了运用该方法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中,比较了成本性态与短期生产成本理论的异同,概括了量、本、利三者的经济含义及三者在线性假设和不同产品结构中的关系;根据企业经营环境复杂性、动态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分别建立或推广了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的非线性,动态和随机模型,研究了各自模型的适用范围和相应解法。  相似文献   
129.
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矩形与收敛两种通道内高实度(45%)圆形扰流柱的传热与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两种通道内的流场结构,分析其内部冷却气体的流动机理,进而探求扰流柱阵列的传热性能与压降变化。结果表明:通道类型对内部流场结构有很大影响。收敛通道内流体的速度相比矩形通道的呈现沿程增加的趋势,其对自身的流动损失及换热效果影响加大;两种通道内扰流柱的平均换热水平随进口雷诺数的增大均呈指数上升趋势,相比较收敛通道的更高,但差距逐渐缩小;两种通道的整体压力损失系数均呈指数下降趋势。同一进口雷诺数下,矩形通道在中游出现换热峰值,收敛通道的换热效果沿流向持续提升,两者虽在相同排列产生换热波动点,但单排换热差距逐渐增大。矩形通道内单排扰流柱压力损失系数沿流向先降低后升高,收敛通道内则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30.
狭缝喷注-发散冷却的综合冷却效果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发散孔阵列上游设置狭缝喷注的狭缝喷注-发散冷却组合方式的综合冷却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冷却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在相同的冷却空气流量下与纯发散冷却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狭缝-发散孔组合冷却方式显著改善了发散孔阵列前区的冷却效果,平均冷却效果可以提升12%~16%;该组合冷却方式因狭缝喷注的分流而使得发散孔吹风比相对纯发散冷却有所减小,导致在小吹风比下发散孔下游区域的综合冷却效果低于单纯发散冷却结构,而在吹风比较大时,组合冷却方式与单纯发散冷却结构在发散孔阵列后区的综合冷却效果基本一致;随着狭缝高度的增加,发散孔阵列前区的综合冷却效果有所增强,而在发散孔阵列后区,综合冷却效果却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