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航空   988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202篇
航天   2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为了提高空空导弹的作战效能和可靠性,由弹载电源向开关电路进行大电流放电,可提高惯性开关中圆柱电极上周磁场的强度,增强抵抗磁钢对钢珠反向作用力的能力,当导弹撞击目标过载较小时,使惯性开关的导通时间也能够满足触发电路工作需要,因此,导弹遇目标不炸的故障概率可得到下降。  相似文献   
82.
2009年12月16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承担的空间碎片专项标准《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二级轻气炮地面模拟试验要求和程序》送审稿顺利通过科工局终审。评审组给出结论认为,本标准中各种方法和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标准内容参考、吸收了国内众多使用二级轻气炮进行试验的单位的操作要求和程序,技术内容完整、可靠,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3.
采用金刚石模拟高脆性、高熔点微流星体材料,对航天器典型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高速撞击试验.试验表明,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效应导致金刚石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石墨,金刚石对防护结构的损伤主要体现在中低速阶段,当撞击速度大于4.3km/s时,对后板的灼烧损伤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84.
雾化过程的一种Euler-Lagrangian耦合算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雾化过程的直接数值模拟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和时间,而工程中的简化模型则经常会给出错误的结果。因此,可以折中地采用一种混合方法,即在不同尺度上采用不同的模型。提出了一种雾化过程的欧拉——拉格朗日耦合算法。较大的液团采用VOF法直接求解,与网格尺度相当或更小的液滴则采用双向耦合的拉格朗日粒子法进行追踪。而该方法要求粒子的体积小于网格体积的10%,为此又提出了一种虚网格粒子追踪法。由于湍流结构对雾化过程的影响很大,故湍流采用了大涡模拟模型。采用多个算例对开发的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对部分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新算法对两股撞击射流的雾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瞬态和统计结果均表明新算法能够给出良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究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及出口射流参数对圆柱绕流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首次对合成双射流控制水下圆柱绕流流动分离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保持激励器出口射流振幅不变的条件下,出口射流频率等于尾迹涡脱落特征频率时,射流控制作用与绕流流场耦合效果最好,控制流动分离效果最佳;保持出口射流频率为尾迹涡脱落特征频率时,在数值计算测试范围内,随着射流振幅的增大,射流对于流场的动量掺混能力增强,控制效果也随之增强。机理分析表明:合成射流位于前驻点的控制,主要通过在圆柱前缘形成虚拟气动外型来达到减阻控制的效果;而合成射流位于后驻点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增强回流区的动量掺混来提高回流区抑制分离的能力,从而达到减阻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MMOD撞击下航天器风险评估系统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7.
88.
液固撞击的非线性耦合波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可用于研究液固撞击问题的非线性耦合波动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球形液滴与弹性固体平面撞击过程的数值分析。细致地研究了液固接触面及液体内无量纲压力分布 ,固体区域内等效应力的分布 ,固体弹性对撞击过程的影响 ,以及各个计算时层固体区域内最大等效应力所在点的位置。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波动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液固撞击过程 ,给出详细的液固撞击过程的各个物理参量 ;为液滴侵蚀固体表面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曹永  郭志辉  黄勇 《推进技术》2003,24(1):47-50,86
利用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 (PDA)对 180°互击型层板式喷注器的喷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测量了喷雾典型区域的液滴速度、直径、体积通量密度等参数。分析了喷注器的雾化过程和喷雾特点 ,同时重点研究了喷口槽宽、推进剂流道面积比以及推进剂喷注速度比等参数对喷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喷雾沿喷口展向可分为三个明显区域 ,中间区域流量较小但雾化较细 ,从槽两端喷出的液雾流量较大但液滴尺寸较大。对于一定的流道截面比γd 和喷注速度比γv,存在一个最佳的喷嘴槽宽w使雾化质量最优。同时 ,在喷嘴槽宽合适时 ,流道截面比γd 和喷注速度比γv 的适当增大有利于改善雾化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讨层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的射流喷口形状对燃烧性能的影响,在来流50m/s,573K条件下,分别对连续长缝、不连续宽缝、均布圆孔三种不同喷口形状的火焰稳定器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了它们的贫熄特性、燃烧效率和流阻损失。研究发现,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连续长缝形喷口稳定器的燃烧性能较其他两种不连续喷口稳定器优越,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较宽的贫熄边界和较小的流阻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