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航空   985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202篇
航天   2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针时安装了激振器的NACA0012二维翼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时零质量射流技术进行研究。流场解算器采用了我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ENSMBV1.2计算平台。添加了零质量射流模块。计算结果给出了激振器的存在时翼型升力、阻力、俯仰力矩系数的影响。并且刘划了流场图谱。分析了其流场结构和流动机理。  相似文献   
52.
2000年12月23日,英国天文学家宣布,当天凌晨,就在世界各地人们迎接圣诞“平安夜”的前夕,一颗足以将英国首都伦敦摧毁的小行星2000QW7在距离地球表面仅80万千米处,以每小时11.5万千米的速度掠过。从天文学的角度看,这颗行星可以说是与地球“擦肩而过”。美国天文学家发现至少有900颗小行星可能会危及地球安全。因此,国内外许多天文科学家呼吁全世界所有国家通力合作,让地球免遭此类空前的大劫难。小行星这群不速之客小行星是指那些像地球一样也围绕太阳运转,但体积太小而不能称之为行星的天体。最大的小行…  相似文献   
53.
李祥 《飞碟探索》2001,(6):37-38
说到天体撞击事件,人们不禁联想到1994年7月“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与木星相撞时惊天动地的一幕。这颗被木星引力拉开分裂的彗星,首块碎片以每小时20万千米的速度和2000亿吨TNT当量的威力猛撞木星大气层,掀起了高达3000千米的羽状光柱。彗星的21个亚核相继撞击着木星,使得这个大行星伤痕累累,其中的一个创面黑斑直径达数万千米,大大超过了地球。而6500万年前的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天外来客撞击地球后,竟使统治地球生命舞台长达1.6亿年的恐龙及地球上80%的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足见天体撞击是何等的…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流星物理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Shoemaker-Levy9彗星撞击木星时的速度、质量损失、电子线密度、能量释放率随高度的分布公式;采用合理的参数,作了一系列计算,并与观测资料比较,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5.
赵经文 《宇航学报》1994,15(4):31-34
文中计算了铝板受撞击杆未穿透撞击时弹塑性应变波沿板面的传播,并与实验结果相验证。结果表明,板不太厚时,计入膜力和剪切的板弯曲理论和三维分析的结果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模拟杆的撞击计算时取其直接被撞部分的板具有击杆的速度和动量,其余部分为静止。板内剪切、弯曲和中面变形三者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可以假定为不相耦合。实验中,用气炮射击铝杆,击中板后,用应变片,动态应变记录仪记录板面不同位置的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6.
基于PLIF技术的航空煤油横向射流穿透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延胜  林宇震  李林  薛鑫  高晓会 《推进技术》2015,36(9):1395-1402
为了研究动量比、韦伯数对射流穿透深度的影响,利用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对航空煤油的穿透特性进行了试验。液态航空煤油通过直径为0.5mm的直射式喷嘴喷射入横向气流,Nd:YAG激光器产生266nm激光用于激发煤油诱导荧光。试验空气压力范围为0.3~0.6MPa,温度358K,动量比范围为10~40,韦伯数范围为170~340。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压力下,穿透深度随动量比增加而增加;在本文的工况范围下,韦伯数对射流穿透深度无显著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获得了射流穿透深度关于动量比、韦伯数和轴向距离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57.
通过撞击法成功地制备了窄分布的纳米级HMX。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1和分散剂2能改善HMX的粒度分布。在分散剂1存在的条件下,用撞击法可制备出粒度分布较窄的纳米HMX颗粒,其d50分别为70.1nm和68.9nm,分布范围分别为0.9nm和1.4nm。  相似文献   
58.
《中国航天》2003,(7):44-45
7月7日在美国西南研究所进行的一次隔热泡沫撞击航天飞机机翼部件试验在受试部件上撞开了一个40.6厘米大小的洞。这使人们更加确信,从外贮箱上掉落的这种泡沫材料就是导致航天飞机机毁人亡的那杆“冒烟的枪”。试验中,泡沫撞击产生的巨大冲击让在场的约100名人员不禁一片惊呼。撞击震掉了记录用的摄像机镜头,还损坏了一些传感器。这次试验的撞击点与当初发射时哥伦比亚号左翼的被砸部位大体一致。此前调查人员就已推测掉落的隔热泡沫是造成事故的祸首,但这次试验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这是事故调查委员会进行的第7次、也是最后一次泡沫撞击试…  相似文献   
59.
庾晋 《飞碟探索》2003,(5):34-36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除九大行星和彗星外,绕太阳运行的小型天体。1801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观测到的小行星约有37.5万颗,其中已计算出精确运行轨道的约有4.4万颗。在这4.4万颗小行星中,有未来可能对地球构成真正威胁的。但天文学家称,宇宙“交通事故”并不常见,直径2000千米以上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几率,约为50万年左右发生一次。2002NT7将于2019年2月1日与地球相撞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天文学家的声明称,依照目前观测到的轨迹,小行星2002NT7将于2019年2月1日与地球相撞。这颗小行星现已成为天文观…  相似文献   
60.
本文给出了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测量涡旋式电弧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器流场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表明:这类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旋流切向速度分量和轴向速度分量径向分布划分成近轴,过渡和近壁区。喷入电弧等离子体射流对等离子体反应器流场的影响区域是近轴区,对过渡区和近壁区没有影响。提高旋流强度,轴向载面上旋流的两个速度分量轻向分布分别呈相似的分布形式,等离子体反应器呈层流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