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08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7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233.
谈煦 《太空探索》2013,(3):48-49
1975年12月3日,中国各大报在头版左下角刊登了一条让举世震惊的新闻:"我人造地球卫星按计划返回地面。"笔者保存了当时记录这段航天史实的报刊资料和外电评论。37年后的今天,笔者将这些资料拿出来,供读者观看,是想让年轻读者关注这段航天史实,了解我国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34.
准零风层(Quasi-zero Wind Layer)是指平流层下部风速较小的东西风转换层,是临近空间(20~100 km)开发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当前临近空间飞行器浮空运行的研究热点。基于2010-2019年中国多个站点L波段探空资料,将中国分为5个区域(15°N-20°N,20°N-25°N,25°N-30°N,30°N-40°N,40°N-50°N),分析各区域准零风层的结构特点及其随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根据实测风场分析发现平流层下部存在单层/双层准零风层,各区域的南北分布差异大致以25°N为界:单层准零风层主要出现在25°N以北的夏季;双层准零风层主要出现在25°N以南的10月至次年5月。单层/双层准零风层平均维持高度随纬度递增,且其厚度以双峰变化为主。此外,单层准零风层每月出现和维持天数均大于双层,30°N以北的单层准零风层在夏季的维持天数较其他区域长。   相似文献   
235.
详细阐述了K8E项目资料及其翻译的特点,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项目资料翻译工作,说明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6.
介绍了基于多类型文件资料的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利用该技术开发了某科研资料数据库应用系统.系统用Visual Basic编写,采用ADO连接方式建立与SQL Server数据库(也可以使用其它数据库)的连接,能将多种类型的资料文件以二进制形式录入到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库加密功能.  相似文献   
237.
本文研究了两类用于三维h自适应网络管理的资料转移方法。文中将牺牲解的精度以节省计算时间的一类资料转移的简单方法(简法)与另一类在资料转移中确保解决的精度的严格方法(严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数值计算例题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对于简单问题,两类方法都能满足精度,完成资料转移。对于复杂应力状态问题,严法可靠,特别是在网络稀疏时,严法明显优越。  相似文献   
238.
基于某大型高空无人机系统成熟的飞行试验基础,从下投探空的组成及保障体系出发,设计了一套分段式、模块化的台风探测试验流程,用于规划、保障高空无人机成功执行下投探空任务.下投探空任务的试验结果表明,台风探测试验流程逻辑清楚、合理有效,为试验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后续建立大型无人机全链条式观测业务和台风探测业务系统目标奠...  相似文献   
239.
利用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的MERRA再分析数据资料,对2009年1月下旬北半球高纬平流层发生的强增温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星波活动进行了研究.谱分析发现,SSW发生前后极区平流层内准16天行星波活动显著.利用二维谐波拟合法分别拟合温度场准16天波4个波模(W1,W2,E1,E2)的振幅和相位,结果表明:背景西风减弱时四个波模的振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都在50°-80°N范围内的平流层中上层达到最大值;准16天W2波的增幅最大且辐合最强烈,其引起的背景流最大西风减速超过4m·-1·d-1,说明准16天W2波在该次增温事件中占主导地位;行星波传播与零风线移动关系密切,准16天W2波在中高纬地区垂直向上传播并近似呈现经向驻波结构,然后分别向极点和赤道两个方向传播,这表明中高纬地区可能是行星波的一个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