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航空   1028篇
航天技术   144篇
综合类   162篇
航天   2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三维直叶栅非定常流动的并行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分离直接关系到压气机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对分离流动的研究是叶轮机械真实流动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针对三维压气机单转子叶片中截面所构成的三维直叶栅跨音速分离流开发了通用数值计算程序,该程序基于B-L湍流模型及高精度差分方法。多种工况的数值计算显示本程序结果与实验值吻合比较理想,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10°攻角下分离区脉动压力的频谱与实验结果的数量级吻合,说明本程序能够较好地模拟大攻角分离流这种非定常复杂流动。为了提高计算规模及计算速度,作者对程序进行了并行化并针对微机机群系统进行了并行优化。实际计算表明本程序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2.
施加非定常气流脉动激励将大幅度减少叶栅分离损失。而激励的效果与本身的气流脉动脉动频率以及强度等因素有关。为了考察非定常气流脉动激励对叶栅气流分离的作用,以及激励作用效果最佳时激励脉动频率与叶栅分离旋涡脱落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叶栅分离旋涡脱落频率的测量。实验在环形叶栅实验台上进行,利用IFA300热线风速仪等测试仪器进行实验,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环形扩压叶栅后流动脉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迎角以及不同测量位置处(叶中和端壁压),所测环形扩压叶栅后的流动分离均存在某一特征频率。此外对导流叶栅后和环形扩压叶栅后的流动情况的对比说明了在叶轮机械非定常流中流动分离频率的锁定(lock on)现象^[1]。  相似文献   
103.
尖拱弹身大攻角N-S方程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的NND格式,数值模拟了弹身超音速有攻角绕流,分析了周向网格和法向网格对弹身背风区分离流态及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两者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04.
文章叙述了实用计算流体力学在外挂物分离方面的应用。内容包括:1.评估轨迹所使用的计算流体力学和轨迹综合方法;2.生成计算网格的方法和所需资源;3.评估挂架载荷和在计算的轨迹上的外挂物的位置和姿态、以及离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4.评估计算流体动力学过程所使用的参数,包括收敛速率、人工-小时和网格生成所需时间、所使用的计算机资源和对复制结果所需的人员技能。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根据信号分离理论研究了发动机转子系统振动信号的降噪问题。当转子系统发生轻微碰摩时 ,由于振动信号中含有瞬时突变的微弱高频信息 ,这可能与高频随机噪声的频带互相叠加 ,所以利用传统的滤波方法不能有效地去噪 ,为碰摩故障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利用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盲信号分离方法 ,设计了相应算法 ,成功地从被噪声污染的信号中恢复源振动信号 ,从而可确保碰摩故障的检测和诊断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介绍了速度模拟工装的工作原理,利用质点系动能定理分析了分离机构与模拟弹体分离时的速度;据此设计出了工装动力弹簧,利用光电传感器测出了模拟弹体分离期间的时间,然后利用数值分析得到了分离点的速度,验证了自动插拔机构设计的正确。  相似文献   
107.
应用于翼型绕流的线性/非线性湍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四个线性湍流模式、四个非线性涡粘性湍流模式和一个显式代数应力模式对绕翼型的不可压缩分离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因计算鲁棒性的需要,其中部分模式在壁面附近耦合了一方程模式.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对翼型在大攻角情况下流动产生分离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湍流的各向异性和曲率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郑新前  周盛 《推进技术》2004,25(5):421-425
利用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低速轴流压气机上游尾迹对下游相邻叶排的非定常分离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满足一定通过频率和亏损幅值条件的尾迹能够有效抑制下游相邻叶排尾缘涡的生成,达到控制或是推迟附面层非定常分离的目的,从而使得流场时均性能大幅度的提高,损失系数降低了40.2%,功损比增加93%。为固有非定常潜能的利用提供了一类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9.
虚拟现实技术在飞行器级间分离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军  陈万春  肖业伦 《飞行力学》2004,22(1):60-63,67
主要讨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飞行器级间分离仿真分析的方法。给出了飞行器级间分离仿真时用于控制飞行器模型运动的虚拟世界结构,并且据此建立了一个包括飞行器模型和场景模型的虚拟世界。基于Matlab和Simulink,还给出了将虚拟世界与其它的计算程序结合起来的方法,实现计算、仿真、显示一体化。基于此框架,通过流体力学、飞行力学计算以及级间相对姿态和位置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讨论了飞行器级间分离碰撞干扰问题,为级间分离方案和分离机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结合边界涡量流(BVF),对叶片开缝吹气的方法控制扩压叶栅流动分离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片开缝可有效的吹除附面层内的低速气流,从而弱化或消除流动分离,提升性能.对叶栅开缝位置、开缝角度及缝隙宽度等影响因素的组合研究,获得了最佳开缝方案.BVF气动分析显示,叶片吸力面上高的BVF正峰值是大尺度分离发生的预兆,最佳开缝位置在BVF正峰值之后,分离点前后的一段区域,通过选择合适的位置,可取得在最大工况范围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