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277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微喷气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低速双级轴流压气机上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喷射系统布局、射流参数的实验研究,并探讨了微喷气扩大压气机稳定裕度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布局在压气机进口的喷嘴周向均布且不小于4个的时候,压气机稳定裕度增量主要受到每个喷嘴的出口动量的影响;微喷气扩稳的机理是从频率和压力幅值两个方面抑制模态波的发展,越接近喷气流,模态波被抑制的程度越大,一旦喷气流无法抑制模态波的发展时,压气机就会进入失速状态.   相似文献   
302.
TheSuperiorPerformanceofHSCAircraft自从商用喷气飞机投入航线飞行以来,全世界已有1万多人死于航空事故。据预测,如果按照目前商用喷气飞机的事故发生率,随着全球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商用飞机起降架次日益增多,到2010年将会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发生全损或死亡事故。这将严重损害航空乘客群的根本利益和民用航空的整体信誉。设法降低航空事故发生率,已是摆在每一位航空工作者面前紧迫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国际民航组织(ICAO)、飞行安全基金会(FSF)和飞机制造厂家正一致努力减少民用航空事故发生率;航空公司也在制定预防事故的…  相似文献   
303.
当燃油消耗率的推力系数为常数时,运用解析方法给出了分别要求远航、久航性能时最佳巡航状态(飞机姿态、速度)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飞机采取等姿态或等速度飞行策略下的航程与航时计算方法.结论是,为得到远航性能要求飞机采取变姿态、变速度飞行策略,为得到久航性能要求飞机采取等姿态、变速度的飞行策略.通过算例表明,只要选取的飞行参数接近最佳飞行状态,当采取等姿态、变速度飞行策略时,也能得到接近最佳远航的航程.当燃油消耗率的推力系数不为常数时,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主要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304.
通过7种二元波瓣喷管排气引射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二元波瓣喷管的波瓣结构形状、排列方式和间距等参数对排气引射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错列二元波瓣喷管引射性能和强化混合性能比对列的好,但其压力损失系数比对列的大;波瓣内外间距相同的二元波瓣喷管比波瓣内间距为外间距两倍的气动性能好;波瓣切口错列的二元波瓣喷管的引射性能和强化混合性能最好,但其压力损失系数也最大。在各组合方案中,波瓣间距相同对列的二元波瓣喷管与带有多套环结构的混合管组成的排气引射系统综合气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05.
为拓宽自循环机匣处理的适用范围,以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自循环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和轴向喷气位置对其扩稳能力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自循环机匣处理前后对转压气机的总体特性和转子叶尖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对最先失速的转子配置自循环机匣处理可以获得可观的裕度改善,但轴向喷气位置对扩稳效果和压气机的气动性能均有显著...  相似文献   
306.
自循环机匣处理轴向位置影响扩稳能力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揭示自循环机匣处理轴向位置影响压气机稳定性的流动机理,采用非定常数值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轴向位置对机匣处理(CT)扩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匣处理喷气装置离叶顶前缘最近且在叶顶前缘上游的扩稳能力最强,喷气装置在叶顶前缘正上方的次之,喷气装置在叶顶前缘上游较远处的最弱,对应机匣处理获得的综合失速裕度改进量分别为9.40%,7.09%,5.49%.通过详细地分析压气机叶顶流场表明:喷气装置离叶顶前缘最近且在叶顶前缘上游的机匣处理施加有利影响程度最高的范围刚好覆盖叶顶前缘处,此处是引起转子失速的关键部位,因此抑制叶顶间隙泄漏流造成的堵塞的效果最好,对应的扩稳能力在3种机匣处理中最强.   相似文献   
307.
VC-10是英国原维克斯-阿姆斯特朗飞机公司(现合并为英国飞机公司)设计和制造的远程喷气旅客机。VC-10的设计方案是在波音707和DC-8开始飞行以后才最后制定。VC-10有两种生产型:VC-10和超VC-10。VC-10的高速气动力设计采用了当时新出现的两项高速机翼设计技术,即英国国家物理试验室提出的“尖峰”翼概念和英国皇家航空研究中心提出的可压缩流的三元机翼设计法。  相似文献   
308.
为了探索叶顶喷气在亚声速轴流压气机中的设计规律,试验研究了喷气量、喷嘴喉部高度、周向覆盖比例、喷气位置、喷嘴数目、喷嘴分布形式对压气机失速裕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叶顶喷气的扩稳机理以及对压气机失速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叶顶喷气在亚声速和跨声速压气机中作用规律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叶顶喷气没有改变压气机的失速特性,其扩稳机理主要在于对叶顶堵塞的有效抑制,通道堵塞对叶顶喷气的非定常响应是离散叶顶喷气有效扩稳的重要原因。当喷嘴处于堵塞状态时扩稳效果达到最大,利用0.66%的喷气量可将压气机的失速裕度提升15%。对于压气机失速裕度的影响,喷气量、喷嘴喉部高度、喷气周向覆盖比例间存在交互作用,喷气位置、喷嘴周向分布形式和进气畸变对喷气扩稳效果的影响均不大。当压气机的失速均是由叶顶泄漏涡诱发的突尖失速时,叶顶喷气在亚声速压气机中的设计方法可用于指导跨声速压气机叶顶喷气的设计。  相似文献   
309.
轴流压气机转子叶顶流场对微喷气的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艳辉  杨国伟  陈智洋  王博  安光耀 《推进技术》2017,38(10):2271-2279
为了揭示叶顶流场对微喷气的响应机制,深入探究微喷气扩稳机理,以高负荷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三维雷诺时均N-S方程对其进行了5通道高精度非定常数值研究。借助时间精确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实壁和喷气工况下压气机转子的基元级性能、总性能和叶顶流场非定常特征。研究发现,在相同流量水平下,较之实壁工况,微喷气可以显著改变叶顶流场非定常特征的时空分布,削弱叶顶流场的自激振荡幅值。微喷气通过改变叶顶瞬态攻角对流场施加影响,叶栅掠过喷嘴过程中,正对喷嘴部位的攻角会发生突降,流场扩压程度和阻塞水平关于攻角突变的响应呈现出强烈的时滞性和非线性,攻角突降所诱导出的低阻塞水平在时域内持续时间约为低攻角水平持续时间的3倍。微喷气能够提高叶栅的承载能力,增强其对时均攻角的耐受力,拓宽流量裕度,增大吸力面分离在诱发流动失稳过程中的贡献比例。  相似文献   
310.
连续爆轰发动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爆轰发动机是一种基于爆轰波将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新概念发动机,近年来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度关注。现已成功获得多种燃料长时间稳定的连续爆轰,较深入地认识了连续爆轰流场结构,初步测得推力和比冲,验证了连续爆轰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并在火箭模态、冲压模态以及涡轮模态下都实现了稳定连续爆轰。对连续爆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在连续爆轰发动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综述,并给出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