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234篇
航天技术   221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4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马可尼公司有关8502电子战环境模拟器的性能及其组成框图。该模拟器具有模拟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密集的电磁威胁环境的能力,可用于电子战设备的测试和评估、训练操作人员等。  相似文献   
92.
微波引信弹道监测接收机对连续信号或脉冲宽度在几十毫秒以上信号的搜索与销定,通常采用传统的电压比较技术。然而,当被测信号是窄脉冲时,此锁定方式就无能为力了。本文针对脉冲宽度≥50ns的引信信号,提出脉冲计数方案来完成对该体制信号的搜索与销定。从而为窄脉冲体制引信信号的接收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3.
雷达隐身技术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外形设计、吸波材料、对消、干扰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五个方面对雷达隐身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利用外形设计技术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方法和存在的缺点;吸波材料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研制新机理吸波材料,并介绍了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最后对利用干扰技术、对消技术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实现雷达隐身的方法和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要有效地实现目标雷达隐身,需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方法。  相似文献   
94.
杨涓  何洪庆 《上海航天》1999,16(4):54-58
回顾了国外微波等离子推进器(MPT)的发展历史,简单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部件的设计、选材,论述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新进展,给出推力、比冲与实验参数的范围。通过与电弧及电阻加热推进器的比较,得出结论:微波等离子推进器具有寿命长、效率和比冲高的优点,可用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南北位置保持等。  相似文献   
95.
微波电热推力器谐振腔内电磁场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涓  何洪庆  毛根旺  万伟 《宇航学报》2000,21(Z1):89-93
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对谐振腔内TM011谐振模式进行了电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谐振腔壁面开槽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首先对完整(不开槽)谐振腔进行分析计算,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说明该计算方法正确。然后对腔内壁面开有沟槽的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说明沟槽位于谐振腔中间时,开槽及其尺寸对电磁场的对称性没有影响,但对电磁场的大小有影响。沟槽所处的位置,对电磁场的对称性影响较大沟槽位于谐振腔后端时,电磁场的最大值区出现在前部;沟槽位于谐振腔前端时,电磁场的最大值区出现在后部。这些结论可以为谐振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空间推进系统作为航天器的重要部分,其性能、质量、寿命和可靠性等参数直接影响着航天器的工作状况。本文首先介绍空间推进系统的种类及其特点,其次阐述了电推进系统的主要特点,最后重点描述了微波电热推进系统的特点、系统结构,并对微波推进系统用于航天器的轨道转移和位置保持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电热推进系统具有比冲适中、寿命长、推力范围宽、羽流污染小和系统兼容性好等优点。既可用于复合式推进系统,进行航天器的位置保持、姿态调整等,也可单独完成航天器的轨道转移、星际航行和位置保持等任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静止轨道微波辐射计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高频次云雨大气观测,在台风、流域性强降水探测和预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波束扫描、多频复用、系统定标等方面的运用存在较大困难,世界上尚无在轨应用先例。现从探测需求出发,对静止轨道微波辐射计进行了系统方案设计。提出了卫星平台与辐射计部件快慢结合扫描的方法,以解决波束扫描和系统定标难题;提出了低频选入射角层叠式布局准光学频段分离方法,以解决多频段复用难题。研制了微波辐射计原理样机,通过实验室和外场试验验证了系统设计,为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研制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8.
微波辐射计的观测精度及其对数值模式同化应用的影响评估是微波辐射计观测指标设计的重要参考。基于微波探测仪(ATMS)资料,利用三维变分同化系统模拟分析在轨微波辐射计的观测精度指标。针对ATMS观测误差特征,在其观测基础上增加均值为零、标准偏差分别为0.5,1.0,1.5,2.0K的正态随机扰动,进而获得不同精度的观测模拟值序列,然后利用Harris和Kelley的辐射资料偏差订正经验方法订正不同精度的观测资料。偏差订正后,利用三维变分同化模式(WRFDA)直接同化ATMS资料。通过2016年6月6h预报场的同化试验,评估了不同观测精度的模拟资料对数值模式的同化影响。  相似文献   
99.
针对我国下一代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器资料应用的需求,对微波50~60GHz和183GHz的温湿遥感通道开展了不同大气条件下探测敏感高度的模拟,发现大气散射对微波探测影响明显,尤其是近地面通道,在未来数据应用时需加以注意。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变分的大气温湿度廓线物理反演算法。以美国最新一代气象卫星Suomi NPP搭载的ATMS(Advanced Technology Microwave Sounder)获取的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RTTOV(Radiative Transfer for TOVS)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为前向算子,利用一维变分算法开展了温湿度廓线反演单点试验。研究发现:地表参数对微波亮温,尤其是地面通道影响较大。同时,反演所需背景场对反演结果影响较明显,反演所得温度与背景场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0.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实现于悬置基片带状线(SSS)的广义切比雪夫型微波低通、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将SSS微波低通、高通滤波器分别缩简,然后并接优化之,制成了集成一体的SSS结构微波频分器,并给出了2 GHz~18 GHz一分四频分器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