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25篇 |
航天技术 | 52篇 |
综合类 | 45篇 |
航天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本文根据管内沸腾汽液两相流动沿程“流型”不断变化的特点,提出用移动式电导探针对沿全流程的“流型”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且与计算结果相当吻合。并整理得出环状流起始点计算的经验公式。此方法可用于其他管内汽液两相流动的“流型”测量。 相似文献
302.
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方法开展了研究,并对飞行条件下一次火箭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有效比冲作为优化目标的一次火箭流量单目标优化模型;建立了求解与一次火箭流量相匹配的二次燃料流量的比例控制方法;在考虑发动机性能优化与弹道分析耦合作用的基础上,采用试验设计和遗传算法,建立了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方法。针对空中载机发射的RBCC发动机,开展了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并根据弹道分析结果,给出了飞行条件下一次火箭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了克服飞行过程中声障阻力,一次火箭流量在Ma=1.0附近达到最大,此时对发动机提出较高的推力设计要求;在Ma=1.5附近,来流空气的冲压作用占主导地位,一次火箭流量出现较大程度的节流,此时对发动机提出较高的比冲设计要求;超过Ma=1.5后,一次火箭以较小的流量状态维持稳定工作;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调节比达到了5.0。 相似文献
303.
基于VOF方法建立了不同重力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的三维非稳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 研究了10-4g0, 0.17g0, 0.38g0, 1g0 (g0=9.8m·s-2)四种重力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流型及变化规律, 比较了不同重力条件下管内截面空隙率的分布和波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够正确预测不同重力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截面空隙率和滑速比等重要参数; 同一气液两相表观速度工况下, 随着重力水平的升高, 气相更容易在水平管的上部积聚合并, 致使流型发生变化, 同时, 气液两相滑速比增大, 截面空隙率波动峰值的平均值下降, 波动频率降低; 而随着气液两相表观速度的增大, 两相混合工质内惯性力作用也随之增强, 这将削弱重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4.
本文介绍了一种涡喷发动机涡轮盘表面温度的“热电偶 -滑环引电器”测量方法 ,并对测试精度进行讨论。采用这种方法 ,不仅充分地利用了滑环引电器的有效通道 ,更重要的是能使测得的盘面温度更真实可信。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旋转金属部件的表面温度测量。文中对如何解决测温电偶的敷设、滑环引电器的冷却及涡轮转子的平衡等工程和测试中的实际问题也作了扼要介绍本文介绍了一种涡喷发动机涡轮盘表面温度的“热电偶 -滑环引电器”测量方法 ,并对测试精度进行讨论。采用这种方法 ,不仅充分地利用了滑环引电器的有效通道 ,更重要的是能使测得的盘面温度更真实可信。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旋转金属部件的表面温度测量。文中对如何解决测温电偶的敷设、滑环引电器的冷却及涡轮转子的平衡等工程和测试中的实际问题也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305.
微小型振荡热管的流动可视化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高速电荷耦合器件(CCD)对管内径分别为2.5,2,1,0.5 mm的振荡热管进行了可视化研究,记录了不同加热功率下热管内工质准静止和大幅振荡随时间交替变化的情况以及管内工质的流型变化情况.实验中观察到了泡状流、塞状流、半环状流、波环状流和环状流等.结果表明管径对管内的流型变化具有明显的作用.随着管径的减小,汽塞在加热段的形成主要由微/小气泡间的聚合发展演变成以单个气泡的膨胀长大为主.另外,管径的减小还使加热段周围容易生成长汽柱,而冷凝段内的汽塞则易于发生变形和断裂.对微细管径的热管来说,毛细波环状流是其重要特征,在冷凝段容易发生毛细波环状流向毛细塞状流的转变. 相似文献
306.
主动引射高模试车台水喷雾冷却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通过对主动引射高模试车台中水喷雾冷却器原理的研究分析,在常压下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并分析性能影响因素,得出了试验最佳方案。最后按最优方案设计出水喷雾冷却器,再次试验所测数据表明,冷却器燃气出口温度符合设计要求。该试验结果给主动引射高模试车台中水喷雾冷却器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7.
采用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方程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研究了被动式引射器稳定工作时其内流场结构及高空试验舱压强的变化。空间上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耦合求解。时间上采用显式Runge-Kutta方法进行迭代推进,直至流场收敛。结果表明,引射马赫数越大。要求的启动总压越高,为了降低启动压比,可以适当缩小混合室收缩比,增加第二喉道长径比。引射马赫数与引射总压对引射器内流场结构和高空试验舱真空度影响极大,发动机出口燃气参数对高空试验舱真空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308.
30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