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8篇
  免费   1708篇
  国内免费   919篇
航空   6596篇
航天技术   974篇
综合类   834篇
航天   1601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应答式目标旋转运动对雷达速度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携带应答机的飞行目标,若除了沿其某一轨道运动外,还作自旋运动,应答机天线辐射相位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会使应答机转发信号产生附加的相位调制,因而导致多卜勒测量雷达的测量误差。本文分析了对称安装三天线园柱形应答式目标回波的多卜勒频率调制。得出了附加多卜勒频率及其各阶导数的解析式。研究了目标旋转速度、方向角(目标旋转轴线与雷达视线的夹角)和回波谱线宽度的关系,以及对雷达多卜勒测量精度的影响,它对于研究自旋再入体测量问题具有实用价值。文章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三天线园锥目标模拟旋转试验结果。试验中在不同目标转速下由相参雷达跟踪测量目标回波,同时记录中频信号、多卜勒跟踪回路鉴频器输出等有用信息。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目标旋转使回波信号的谱线展宽、测速误差增大,谱线宽度与目标转速成正比,同时谱线宽度随目标方向角增大而加宽,方向角为90°时旋转影响最大。理论分析得出了与试验相同的结果。虽然试验是在静态下进行的,但问题的分析对质心运动的目标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42.
本文扼要介绍了由航天部八五一一所研制的为供国内某雷达做抗干扰试验用的新型的ku波段干扰模拟器。主要介绍它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以及干扰样式的独特之处,某些指标的先进性,操作使用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3.
四喷管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ENO格式的特点,并应用于全NS方程的迁移项和压力项,模拟了三维射流,首先计算了四喷管射流干扰流场,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指出了其四股射流外部有形成类似一股射流波系的趋势,而内部四股射流始终存在并相互作用,且伴随流对内部干扰流场有重要影响;然后计算了四股射流流入圆管内的流场,给出了壁面和截面物理量的分布,分析了其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44.
王学德  伍贻兆  夏健  谭俊杰 《宇航学报》2007,28(6):1500-1505
基于PC-CLUSTER机群并行体系结构与消息传递库MPI并行环境,研究了三维非结构网格DSMC并行算法。提出一类基于结构背景网格上的非结构网格动态分区策略,保证各子区域的分子数量大致相等,实现计算进程间的动态负载平衡。利用MPI库函数构造了两类符合DSMC并行原理的通讯法:单步通讯法与多步通讯法。采用单控制多数据流(SPMD)以及Master/Slave并行模式,设计了三维非结构网格DSMC整体并行算法。给出了跟踪模拟分子在四面体网格间迁移运动的详细计算过程。最后对全尺寸航天飞机高超声速绕流进行了并行模拟,验证并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一种新型级间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松  郭凤美 《宇航学报》2002,23(4):47-51
本文对一种含固体燃气发生器的级间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分离的总体方案,建立了级间段气体压强瞬变的数学模型和导弹两级的运动模型,并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级间段充气过程进行了模拟。简要介绍了固体燃气发生器的设计,并给出燃气发生器装药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对某型号导弹的计算,证明这种级间分离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讨论了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在研制面空导弹时采用的导引头实物仿真技术.目前在导弹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人们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经费有限,需要进行可靠的系统试验,要求在逼真的环境,包括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环境中评价系统等.导引头实物仿真试验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挥重要作用.介绍和讨论了射频、非红外成像和电-光波段的现有仿真设备及其性能;举例介绍了最近完成的仿真试验结果及其对降低导弹系统研制成本所起的作用.最后介绍了主要的仿真技术和美国陆军提高仿真器能力的未来计划.  相似文献   
47.
航天飞行器防热部件烧蚀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航天飞行器防热部件在氧-煤油发动机火焰喷吹下的烧蚀行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利用“杀死”单元的方法建立防热部件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烧蚀边界的退缩,从而完成了对烧蚀尺寸变化的定量描述。烧蚀开始于4.59s,到12s时线烧蚀量为1.47mm。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8.
多体分离抛撒初条件与分离特征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益农  贾区耀 《宇航学报》2005,26(2):140-142
多次风洞自由飞多体分离抛撒实验均证实了被抛撒物运动初条件对抛离成功与否有决定性影响;为此可采取"戴帽"措施;但数值计算结果与此相反,因而需深入开展研究,解决问题。常规形式的风洞测力方法,无法模拟各分离体之间很大的相对速度。分离过程中"特征时间"是很小的,因而风洞实验以及数值计算必须计及非常小的"特征时间"所反映的非定常气动力。多体分离的实践表明,至少在快速分离过程中运动动力学相似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49.
中性浮力微重力环境模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载人试验飞船发射成功后,对载人航天用的大型中性浮力模拟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章通过对国外中性浮力模拟试验和设备情况的介绍,归纳出该类设备主要的5类应用,并提出对我国大型中性浮力模拟器设备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50.
基于箭体系的最佳解耦姿态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仲  王欣 《宇航学报》2006,27(4):783-786
提出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的一种最佳解耦控制方法。传统的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是通过对火箭在制导坐标系(发射惯性坐标系)中定义的欧拉角,形成俯仰、偏航、滚动三个独立回路的姿态控制指令,控制弹体姿态稳定、快速地跟踪指令姿态角。由于控制力矩是分别绕箭体轴给出的,而箭体轴通常与欧拉角的瞬时转轴不重合,所以造成三个控制回路的耦合(只有当偏航、滚动姿态角皆为零时才完全解耦),因此欧拉角控制的解耦问题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并给出了一些解耦控制方法,但都比较复杂,实现困难。本文提出的最佳解耦控制方法是基于箭体坐标系的,该方法是根据实时确定的箭体系到指令箭体系的方向余弦矩阵,确定一组箭体系分别绕各轴的转角△θx1,△θy1,△θz1,即箭体各轴同时转动角△θx1,△θy1,△θz1,后可使箭体系与指令箭体系重合,这样便保证了解耦和最小转角的最佳控制。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大范围机动变轨控制,也将适用于其它轴对称飞行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