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航空   917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206篇
航天   2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根据弹性力学和气体动力学导出了计算固体火箭发动机自由装填装药临界弹性模量的基本公式及其计算方法,该方法对推进剂是可压缩的或是不可压缩的均适用。  相似文献   
92.
93.
2618A铝合金试样经三种不同预处理工艺试验后,以恒定应变速率8.34×10~(-3)S~(-1)、不同温度(350~500℃)范围拉伸时,确定了最佳预处理工艺为固溶处理、温轧和再结晶;最佳应变速率为7.67×10~(-3)S~(-1),最佳变形温度为475℃,最高延伸率为240%,其最低流动应力为3MN/m~2。通过不同应变速率下拉伸试验表明,该合金对应变速率不甚敏感。粗大的不易变形的FeNiA19相粒子是合金在超塑性变形时不能获得高延伸率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接管弯矩作用下压力容器开孔-补强区的局部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三台具有不同d/D比及补强圈补强的试验容器。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管弯矩作用下,容器筒体在补强圈补强范围内的局部应力,特别是孔边的应力集中明显降低,但由于几何形状的不连续及焊缝的作用,在补强圈外边缘特别是容器横向截面内出现了较大的不连续性应力,试验结果同时表明,接管横向弯矩M。在容器横向截面内产生的应力比接管纵向弯矩M_L在容器纵向截面内产生的应力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01420合金铸锭的包覆处理及对合金热轧板材的热处理,探讨了提高合金冷轧变形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合金经过淬火、空冷退火及包覆处理后,冷变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经450℃×30min的淬火处理后,合金的冷轧性能最好,极限变形率可达82%。文中讨论了影响合金冷轧变形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
97.
本文介绍了用相选取样头对液体燃料在空气流中两相混合气的分析,获得了在一定试验状态下燃料汽化率的实用公式。指明了相选取样头的使用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98.
余亚丽  郭芳威  胡励  张醒 《上海航天》2022,39(5):134-139
为了研究侧链基团和填料对硅橡胶材料耐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具有苯环和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这2种侧链基团的硅橡胶基体,以及Mg(OH)2、蒙脱石、Fe2O3和短切碳纤维(1 mm)这4种填料,利用马弗炉等温烧蚀和动态热失重TG法研究不同侧链基团和填料样品的耐烧蚀机制。结果表明:苯环和POSS基团的引入使得基体初始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79 ºC和9 ºC,质量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9.4%和12.0%。以Mg(OH)2 25 g(每100 g硅橡胶)、蒙脱石4 g和Fe2O3 6 g作为硅橡胶复合材料进行填料时,其质量烧蚀率为0.008 g/s,相比纯橡胶基体降低了86.8%。在以上配方中继续引入5 g碳纤维,使其质量烧蚀率降低至0.004 g/s。残炭层的微观形貌显示,短切碳纤维形成的三维骨架结构是提高硅橡胶材料耐烧蚀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100.
为进一步了解大型卧罐预冷过程,搭建了60 m3卧式液氮贮罐预冷试验台,对小流量下贮罐预冷过程的降温和罐体应变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冷过程罐内气体温度首先整体迅速降低,然后缓慢下降,且呈现分层现象;预冷初期液氮在罐底难以积累;靠近底部的罐壁降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与低温氮气进行自然对流传热,温度缓慢下降,液位增长到相应高度后与液氮进行沸腾换热从而温度迅速下降,最后稳定在液氮温度;对于最终液位以上的罐壁,一直维持着平稳的降温速率;贮罐轴向应变全为负值,随着预冷过程进行轴向应变随之增大,与液氮接触的局部罐壁轴向应变会迅速增加。该项试验的成功进行有力地补充了国内大型卧罐预冷试验数据的空白,为低温贮罐可靠性及寿命预测等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