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航空   895篇
航天技术   510篇
综合类   260篇
航天   79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以散热面吸收外热流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六面体卫星的散热面最优化设计模型,并以某倾斜轨道六面体小微卫星为例、针对不同卫星热耗分别得出了最优化的散热面布局。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文章所述的最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散热面布局,可以有效降低由于卫星吸收外热流变化造成的整星温度的波动,可以为六面体卫星散热面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热耗水平的卫星对应不同的最优化散热面布局。  相似文献   
822.
一种GEO卫星星敏感器热控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目前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星敏感器热控设计复杂、实施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辐射小舱式星敏感器热控设计方案。以东方红-4(DFH-4)平台GEO卫星星敏感器采用辐射小舱式热控设计方案为实例,利用热分析软件TMG建模进行了热分析验证,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布局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辐射小舱式热控设计方案时,星敏感器的在轨预示温度范围在-26.2~+22.2℃,能很好地满足其温度指标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可为GEO卫星上同类设备的热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3.
小卫星测控的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卫星测控的测试系统不能适应不同卫星型号、无法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小卫星测控的开放式、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通过开放式硬件设计、模块化软件设计和标准接口设计,模块化测控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适应不同卫星型号测试需求和与外部进行数据共享的功能,增强了测试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提高了测试工作效率和质量。此研究对于构建模块化小卫星自动测试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4.
高负荷高效率压气机级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采用小展弦比、复合弯掠等先进技术设计的高负荷高效率压气机级,采用三维CFD软件和一维特性预估程序,对压气机级转、静子叶排特性和级特性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缺省经验系数下,一维计算结果与三维计算结果相差非常大;在修正经验系数下,总压比、流量、绝热效率的一维计算结果都与三维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由此确定出一维特性计算的经验系数。本研究可为高负荷、高效率压气机特性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25.
林来兴 《航天》2012,(5):28-29
传统小卫星经历将近20多年历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向全方位扩展。分布式系统是小卫星应用最大的特点,特别是小卫星编队飞行更是空间技术在应用领域一个创举,也是空间技术今后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6.
胡杨 《航天》2012,(9):1-1
“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着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这是35年前,“旅行者”1号携带的一张铜质磁盘唱片上,美国总统卡特对“外星人”的问候。在这个送给“外星人”的见面礼上,录制了地球上人类55种语言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其中包括4种中国方言及中国古琴曲《流水》。  相似文献   
827.
纳型卫星在上个世纪也有所发展,但应用上大都停留在简单空间飞行实验,用处很有限,皮星更多是作为一种概念性存在,主要为教学与筒单元部件实验服务。随着"立方体"纳星的诞生,小卫星应用如同"井喷"迅猛发展。美国航宇局的立方体会战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汤姆肯尼教授对皮星提出新的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828.
小卫星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单颗小卫星,到小卫星星座和分布式小卫星系统编队飞行,从小卫星采用全新的推进剂等先进的技术,到采取创新的设计思想,未来小卫星将有优于大卫星的功能和成本效益,其发展前景将无法估量。未来小卫星技术发展原则科学家预测,小卫星的未来发展将有十大原则:一、更换小卫星信息结构,时刻保持和快速发展的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同  相似文献   
829.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2-132
据美国抛物线网站2012年2月14日报道,NASA选择了33颗小卫星作为辅助有效载荷在2013年和2014年发射。这些提议的“立方体”卫星来自于全美的大学、无线电爱好者卫星公司、NASA中心和国防部的组织。“立方体”卫星是一种研究项目卫星,也称为纳卫星。  相似文献   
830.
小迎角高超声速非旋转钝锥非线性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增辉  宋威  陈农 《航空学报》2016,37(5):1454-1461
采用分段拟合技术对小迎角高超声速(马赫数Ma=6)非旋转钝锥双平面拍摄风洞自由飞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非旋转钝锥在小迎角高超声速下气动导数非线性的具体形式,分析了非旋转钝锥在小迎角下的非线性运动特点。研究发现在小迎角范围内钝锥的动导数系数均呈现明显的非线性,而静导数系数非线性较弱,可近似为线性。各组试验的静、动导数系数的非线性形式表明,除模型Ⅱ外的其余模型均为两方向振幅不同的极限圆锥运动,模型Ⅱ为极限平面运动。每组试验两个平面的静导数系数在小迎角范围内保持基本相等。而无论出现极限圆锥运动的四组试验还是出现极限平面运动的一组试验,模型在俯仰和偏航两个方向的动导数系数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