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51篇
航天技术   467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3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太阳微波爆发动态频谱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北京天文台已投入观测的1.0—20GHz,2.6—3.8GHz太阳射电频谱仪及1999年投入观测的5.2—76GHz太阳射电频谱仪。它们是第23周太阳活动峰年我国太阳物理界的重要观测设备已投入观测的频谱仪获得不同类型的太阳射电爆发资料分别为171个和146个,这些事件在时间和频率上有丰富的幅度和结构的变化。不同太阳射电爆发反映太阳大气不同高度上耀斑的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过程,为研究不同大气高度中耀斑物理动力学过程、能量释放、粒子加速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2.
利用1992年10月27日耀斑极为完整的高质量观测资料,通过对可见光、软X射线和硬X射线图像和光谱的综合分析,诊断耀斑过程中的热与非热性质,结果表明,在这个事件中,热与非热过程并存且在时空演化上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3.
本文分析了1981年4月27日的一个特大高能爆发。它在硬X射线(HXR)、γ射线和微波(MW)记录上显示一一对应的多脉冲结构。文中讨论了这些脉冲的寿命、时延与HXR的能量、MW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时延量与湍动加速所预期的值相符合。提出了各脉冲期间的谱呈软→硬→软的演化,可能是由高能电子受到加速的看法。还对产生HXR的高能电子的谱指数、电子总数和MW源区的磁场也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新乡(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32.4°N,115.6°E)、重庆(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27.2°N,108.7°E)接收日本同步卫星ETS-Ⅱ的信标资料,研究了我国中纬地区上空半个太阳活动周期内(1981—1985)电离层等效板厚的变化特征,得到了等效板厚日变化、季变化的二维和三维等值图。由付里叶分析和回归方法得出等效板厚日变化各谐波分量与太阳黑子数12个月滑动平均值之间存在弱的线性关系。同时指出在等效板厚日变化中,于当地时0400—0700LT存在一明显的黎明峰。并对出现这种峰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理想磁流体力学出发,分析了固结在光球层上的半圆弧形电流片的线性稳定性。主要结论是:当沿电流方向的磁场小于某临界值时,电流片将不稳定,且最先引起不稳定的扰动模沿电流方向的波数近似为电流片圆弧直径的倒数。   相似文献   
66.
太阳活动与空间坏境紧密相关,大耀斑会引起空间环境的剧烈扰动.太阳活动预报便成空间环境预报的基本依据.太阳预报水平长期以来提高缓慢,太阳物理学家皆有共识,寄希望于物理预报的进展,但举步维艰.近来,“太阳活动的行星潮汐效应”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1)[1,2],引潮力可以触发耀斑,从而,利用这类效应发展物理预报技术,呈现良好前景.“太阳耀斑发生率按行星引潮力的分布”已有几个具体结果,表面看来,其间似乎有出人需予澄清.1972年,董土仑和林柏森发现1958-1968年94个质子耀斑的发生率在其目面经度处(活动经度上)技引潮力…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分析了太阳射电短厘米、毫米波段准周期脉动现象(精细结构)的频率特性,得知该现象是由非热电子准周期注入的回旋同步辐射所致.   相似文献   
68.
本文根据用光电等高仪测定太阳直径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用CCD作探测器测定太阳直径的处理方法,并用模拟方法对不同的seeing值产生了几组太阳曝光的CCD底片。通过对这些CCD底片的数字图象的处理和计算,对太阳直径的测定精度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计算分析表明,不论对单像还是双像方案,CCD等高仪都能以好于0."05的精度测定太阳的直径。   相似文献   
69.
太阳活动对VLF传播的一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验数据为基础, 讨论了在太阳耀斑期间产生的相位周期丢失, 并用对极传播理论解释了这种相位周期丢失的机理。相位周期丢失是电波传播中的一个重要传播现象, 特别是对于低频和甚低频传播。由于太阳耀斑引起的这一传播现象在以往的讨论中比较罕见, 因此,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0.
利用光学、射电、软X射线和硬X射线观测资料,对1986年2月系列太阳爆发中最大的两个耀斑作相似与相异性的分析,解释它们近地空间效应的区别,对该系列太阳爆发事件和叠加在一起的地球事件作认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