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593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3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机概念设计阶段性能分析程序快速开发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概念设计阶段快速准确地分析民航客机性能,提出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 联合仿真的性能分析程序快速开发方法。从数据库文件中读取已有的气动、重量、推进、飞行剖面等数据,在SIMULINK中分别求解已建立的各飞行阶段运动微分方程,将结果保存至原数据库。整个求解及前后处理过程由MATLAB脚本控制。以波音737-800型客机性能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经验公式法相比,本文算法更为准确,流程更加清晰,不需要编写大量代码,实现与维护更加简便,适用于民机概念设计阶段性能分析程序的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42.
配对进近模式是在近距平行跑道上运行的,旨在提高仪表气象条件下的进场效率的一种高效进近模 式,该模式的完整流程在国内鲜有阐述。本文重点分析配对进近程序在近距平行跑道上运行时各阶段的流程, 以及配对进近程序的实施对机型、设备以及人员的具体要求;结合目前国内近距平行跑道的运行情况,国际上 对配对进近模式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我国引进配对进近模式的迫切性以及该模式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随着飞机系统日益高度综合复杂和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飞行员在应对失效或应急情况时往往准备不足,纠正动作可能是不正确、不及时或不完整的,因此系统安全性评估中迫切需要考虑飞行机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分析CCAR25.1309(b)和(c)条款的要求和飞行机组对失效的处理过程,基于功能危险性评估中的失效状态,提出人为因素需求的捕获方法和人为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在型号中应用这些方法,从失效状态向告警和程序的角度实现安全性正向设计,建立安全性评估中飞行机组人为因素的完整适航符合性证据链。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表明对CCAR25.1309(b)和(c)条款中人为因素相关的适航符合性。  相似文献   
44.
考虑运动耦合的BTT导弹三维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倾斜转弯(BTT)导弹制导过程中的双通道耦合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3D)制导律。首先,通过矢量描述的方式,将导弹运动学模型分解成俯冲、转弯和耦合3项,俯冲和转弯两项在笛卡儿坐标系下描述,耦合项则在SO(3)空间中描述。然后,针对无终端约束和有终端约束情况,分别采用比例控制和SO(3)群上的广义比例-微分(PD)控制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制导律设计。所得制导律既克服了李群方法的结构复杂性,又避免了解耦方法的信息损失。仿真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能够满足BTT导弹精确制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在地基助推级反导作战过程中,由于目标弹道导弹的加速度很大,造成拦截弹失去了加速度优势。文中针对单级短程固体弹道导弹的助推级中段拦截,推导出一种能量最省的制导律,不需要拦截弹的加速度大于目标加速度。二维闭环仿真结果显示,在满足制导精度的基础上,拦截弹的切向和法向过载均较小,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46.
近期,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在海南三亚组织召开了三亚凤凰机场RNP APCH(RNP进近)飞行程序全面实施通报会。三亚凤凰机场RNP APCH飞行程序全面实施。这标志着中国民航首个RNP APCH飞行程序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47.
李中华 《飞行试验》1996,12(1):37-40
本文指出了国内现行采用的阶跃平尾试飞方法在驾驶技术要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同时向同行们介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收敛转弯的实施方法,并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特点和实际试飞中的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8.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筹备工作,49名专家、教授和工作人员于 10月云集四川江油 624所参加 S1 流面计算程序上机考核和专家评审活动。通过10天紧张的调机、上机运行和专家评审工作,评选结果于11月1日正式揭晓。进行如此重大的程序评审活动在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尚属首次。评选出的优秀程序是 :涡轮综合第一 :叶栅 S1 流面多重网格欧拉解通用计算程序 (H网格)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刘建军);压气机亚音速第一 :S1流面流函数解计算程序 (中科院北京科能中心华耀南);涡轮跨音速第一 :叶栅 S1 流面多重网格欧拉解通用计算程序 (C网格)。   相似文献   
49.
50.
提出了一种新的液体火箭发动机静态仿真模块化计算方法。该方法按照预定的计算顺序,对发动机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迭代计算,并采用拟牛顿法求解系统可调变量。该方法对各种发动机静态仿真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分析发动机系统内外干扰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发动机静态故障仿真或发动机调整计算。该方法能较大地减少系统未知量数目,求解速度快,精度高。该方法已在计算机上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现,本文给出了用该程序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静态特性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