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283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前端襟翼对带涡襟翼的细长翼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带涡襟翼的细长翼的升阻特性,在其上附加了前端襟翼和后缘襟翼。通过前端涡(前端襟翼上产生)和前缘涡(涡襟翼上产生)相互作用对气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得到能够改善升阻特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涡的相互作用对涡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因而影响细长翼气动特性。附加前端襟翼和后缘襟翼是必要的。由此得到既能增升又能减阻的前端襟翼偏转角。  相似文献   
62.
基于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着陆襟翼打开状态下抓斗式反推装置工作时流场分布特性.网格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与六面体混合分区生成技术,湍流模型选用Spalart-Allmaras模型.结果表明,在计算滑跑速度范围内,反向排气流不会被进气道重新吸入;高温反向排气流会冲击到飞机吊挂及部分机翼,需引起注意;随着滑跑速度的降低,反向排气流侧向影响范围急剧增大,若机翼后掠角较大,则反向排气流容易被相邻发动机再次吸入,引起进气畸变;当滑跑速度降低到34m/s时,反向流开始吹向地面,可能会卷起地面颗粒物并且被进气道吸入;随着滑跑速度的降低,反推力减小.   相似文献   
63.
郝礼书  乔志德  宋文萍 《航空学报》2011,32(8):1429-1434
为了研究翼型扰流流动控制,设计了一种三角形涡流发生器(VG)和两种Gurney襟翼,通过Gurney襟翼与VG 组合布局的方式进行风洞试验,对比了干净翼、干净翼加Gurney襟翼、干净翼加VG及干净翼加Gurney襟翼和VG这4种状态下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安装Gurney襟翼对翼型线性段升力在同一迎角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4.
Gurney襟翼改善翼型动态失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FD数值方法,研究了NACA0012翼型、加装传统Gurney襟翼及改进不对称Gurney襟翼后翼型的动态失速特性。给出了传统襟翼对翼型动态失速特性的影响,并带来较大动态低头力矩的不足,基于传统襟翼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不对称Gurney襟翼方案。研究表明,不对称Gurney襟翼可较好改善翼型的动态失速特性,在增加动态升力的同时,俯仰低头力矩明显减小,可能是直升机旋翼的较理想翼型。  相似文献   
65.
自引进波音737—300、500以来,飞机襟翼故障一直较多,多次造成航班延误和取消。按其故障性质,一般可分为机械卡阻和电器故障。所谓机械故障,一般可视为机械卡阻,丝杆和襟翼滑轨支架为故障多发部位。电器故障一般表现为襟翼旁通活门工作到旁通位,正常液压系统操纵被抑制,多为襟翼位置传感器调节不当或失效而引起。一、故障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66.
舵面的主要功用是提供飞机是足够的操纵性。舵面缝隙的设计和光顺对于保证舵面操纵的灵活性和减少气动阻力是很有意义的。本地某型无人机舵面设计,(1)导出了一种确定后掠翼舵面展向缝隙尺寸的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定量地计算舵面在极限偏转角下缝隙的尺寸,为舵面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2)导出一种确定舵面前缘曲线以及相邻的安定面后缘曲线、拟合圆圆心、半径及切点的计算方法。用此方法使得各一段的连接点严格相切。通过  相似文献   
67.
通过求解二维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NACA0012翼型加装微型后缘增升装置(mini-TED)后的跨声速流场特性,与Gurney flap (GF)对比分析了几何参数对mini-TED后方涡系及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将mini-TED的几何细节参数定义为弦向长度和有效高度,两者方向正交.在相同迎角下仅改变mini-TED的弦向长度,后缘涡系结构虽发生变化,但翼型气动力几乎没有影响;反之仅改变有效高度则后缘涡系和翼型气动力系数同时发生明显改变,且与同等高度下的GF气动系数相近.结果表明:有效高度是影响翼型气动特性的决定因素.有效高度改变了mini-TED后涡系的发生范围,而相对于整个翼型绕流,后缘涡系的大小是影响翼型流场最重要的因素,而涡系的微观结构和形态的改变影响相对很小.加装mini-TED后上表面激波位置后移、下表面激波强度削弱,从而翼型表面压力分布特性发生了改变.随有效高度增大,mini-TED诱导的涡系发生区域随之增大,引流作用增强,翼型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低头力矩系数提高,同时相同迎角下翼型的升阻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8.
水陆两栖飞机内吹式襟翼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某型水陆两栖飞机的起降性能,提高其抗浪能力,需设计高性能吹气襟翼以满足其性能要求。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吹气襟翼研究基础上,结合飞机气动综合优化设计框架及计算流体力学(CFD)的优势,以设计出高气动效率及工程实用性的内吹式襟翼方案作为设计目标,对内吹式襟翼的基本形式、吹气缝道位置及喷缝参数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最终通过风洞试验来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从分析及验证结果来看,通过本优化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内吹式襟翼,能在使用相同吹气动量系数的条件下,明显推迟襟翼上的气流分离,实现最大升力系数20%左右的提升,显著提升了内吹式襟翼的气动效率,为进一步实现内吹式襟翼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一起隐蔽的后缘襟翼控制故障,只有在执行指示器更换后的差针指示测试步骤中才表现出襟翼无法收起,通过对电控和液控系统的综合分析,最终查明了原因。  相似文献   
70.
余风 《国际航空》2008,(2):58-59
结构简单的格尼襟翼不仅可以用来增加机翼的升力,还可以改善振荡机翼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