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327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本文采用微型计算机的彩色显示功能,对大尺度、小展弦比、大转折角二维透平转子叶栅流道内横截面上的总压分布进行了彩色显示研究。文中给出的测量截面上总压分布的彩色图象照片,可直观地看出通道涡在不同横截面上的尺度、位置和粘性涡核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2.
叶轮式血液泵LAP-Ⅰ采用了航空叶轮机械中使用的设计思想方法,该装置是针对亚洲患者的临床应用而设计.综合航空叶轮机械技术和医学需求,采用整体转子和悬臂静子结构设计,并对其串列叶栅静子结构做了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得到叶轮式血液泵LAP-Ⅱ.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结果表明,血泵LAP-Ⅱ的压升性能达到医学需求,泵体内流动状况顺畅.最大比较剪切应力(S)值得到明显降低,流线显示血液通过泵体的最长时间得到减小,抗溶血应用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3.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20(3):F0003-F0003
胡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委、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叶轮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流体弹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燃气涡轮发动机气动稳定性理论、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非定常流动,以及进气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轴流压缩系统的动态失速过程和轴流压缩系统失速的主动抑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4.
整体离心叶轮的形状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离心叶轮的形状优化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整体叶轮结构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探讨了其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包括设计变量的选择、目标函数的确定及约束条件的选取。并对某压气机离心叶轮进行了优化, 有效地减轻了叶轮的重量。   相似文献   
165.
通过螺纹牙型和螺纹塞规尺寸对比分析,MJ螺纹中径的检验方法分析和实际应用,解决国标螺纹塞规用于检测MJ螺纹零件这一关键问题,同时提供MJ螺纹零件的具体检验方法和检验依据,完善MJ内螺纹产品零件的检验过程,为生产制造和检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6.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257
<正>《航空动力学报》是中国航空学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月刊)。本刊坚持"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编辑方针,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与设计、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强度与振动、自动控制、机械传动、实验技术以及热动力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67.
168.
介绍片梭织机GTP_2—25O的特点及其样机动态测试的意义。通过织机动态参数测试,将试制样机GTP2一250测试参数同原织机CTB_2—250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种织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相近。  相似文献   
169.
170.
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是各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在对应用型本科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性环节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